食环署试用“大型机械超低微量喷洒器”灭蚊 称初步成效理想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机电工程署及食物环境卫生署正试用“大型机械超低微量喷洒器”灭蚊,标榜喷洒器既安全有效,亦便于使用,安装于机械车上便可由人员驶往指定地方喷洒灭蚊剂,其射程范围较现行使用的背负式喷洒器为广,方便进行大范围的雾化处理,尤其有助于工作人员难以抵达的地点杀灭成蚊。
食环署在今年四月开始陆续在元朗区、沙田区及西贡区实地测试,初步成效理想,现正向其他部门推荐该技术。

徐德义医生(左三)听取机电工程署人员介绍试用中的大型机械超低微量喷洒器。 (政府新闻处图片)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兼政府跨部门防治虫鼠督导委员会主席徐德义,今早(21日)到将军澳和深水埗实地视察各部门的灭蚊灭鼠工作,他其后主持督导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各部门在防治蚊患鼠患方面的进度。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医生(前排右二)今日(九月二十一日)到将军澳南海滨长廊了解各部门在灭蚊工作方面的协作。旁为食物环境卫生署副署长黄淑娴(前排左二)。 (政府新闻处图片)

机电工程署及食环署亦即场展示正试用的“大型机械超低微量喷洒器”和现行采用的捕蚊器。该机械喷洒器安装于机械车上,由人员驶往指定地方喷洒灭蚊剂。其射程范围较现行使用、由人员背负的喷洒器为广,方便进行大范围的雾化处理,尤其有助于工作人员难以抵达的地点杀灭成蚊。食环署今年四月开始陆续在元朗区、沙田区及西贡区实地测试,初步成效理想,现正向其他部门推荐该技术。

图示徐德义医生(前右)听取食物环境卫生署人员讲解现行采用的捕蚊器的运作原理。 (政府新闻处图片)

食环署现行采用的捕蚊器是在2019年引入,原理是吸引雌蚊飞入,使其沾上抑制蚊子生长的调节剂。当这些雌蚊产卵时,会将生长调节剂带到水体,抑制水体中的孑孓孵化成蚊,从而大大降低孵化率及成蚊数量。

食环署称,经实地测试后,确认捕蚊器有效防止幼虫成蚊。经该署推广予其他相关部门及机构使用后,成效显著,在不同环境均能有效减少蚊患。现时,食环署、康文署、房屋署及多个工务部门已在其辖下树木茂密、却难以采用雾化处理等措施覆盖的场地,设置了超过6,500个捕蚊器,以更彻底地从源头灭蚊。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医生今日(九月二十一日)到深水埗大南街一条后巷视察各部门的灭鼠工作。图示徐德义医生(右一)听取食物环境卫生署副署长黄淑娴(右三)介绍用作侦测鼠踪的热能探测摄录机运作。 (政府新闻处图片)

食环署人员向徐德义介绍11月起进行的加强版目标小区灭鼠行动计划,该署会在三个地区,包括深水埗、湾仔及元朗扩大灭鼠范围,进行大规模和针对性的灭鼠行动。以深水埗试点为例,该区“三无大厦”、食肆、新鲜粮食店舖林立,亦有公众街巿和不少后巷。

食环署会调动额外资源,包括流动防治虫鼠小队、后巷清洁小队、洗街车等推展行动,以及动员不同的专责执法小队针对违反卫生条例的行为严厉执法。此外,该署会按需要利用热能探测摄录机侦测老鼠活动,并通过分析行动期间不同阶段的追踪资料,协助部署适切的灭鼠工作。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医生(左四)今日(九月二十一日)到深水埗北河街街市了解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为杜绝鼠踪所采取的措施。旁为食环署副署长黄淑娴(左一)。 (政府新闻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