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港易|周三起可网上预约 每日2000名额 在港免费强检惹批评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今日(14日)公布“来港易”计划的实施安排。由明日(15日)起,身处广东省和澳门的非香港居民,只须符合所有“来港易”计划的指定条件,入境香港可豁免强制检疫。计划实施初期,深圳湾口岸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每日各有1,000个名额。下文将详尽讲解申请条件、步骤,以及必须注意的事项。
经“来港易”计划入境的人士,须于抵港后第3、5、9、12、16、19日(如未离港),到社区检测中心或认可的医疗检测机构,接受强制检测。由于属强制检测,如他们到社区检测中心进行,毋须缴付240元检测费,六次合共最多1,440元,所有的检测费用将由政府公帑缴付。
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认为,经来港易人士无须付费检测,变相由公帑承担,安排并不合理。
需持抵港前3日内有效阴性检测证明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宣布,任何非香港居民,在入境香港前的14日内(不包括身处当地的强制检疫期),不曾到过香港、广东省或澳门以外的地区,以及任何载列于“回港易/来港易计划暂不适用风险地区名单”的地区,可透过“来港易”计划的网上系统,预约入境香港。
当局指,成功预约的人士,须按照预约的日期和管制站入境香港,并须持有入境当日或前3日内,于广东省或澳门任何一间获两地政府认可的医疗检测机构,取得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才可获豁免强制检疫。该医疗检测机构会将阴性结果证明上载至“粤康码”或“澳康码”系统。
计划实施初期将设有名额,深圳湾口岸及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名额,每日各有1,000个。
▼“来港易”Q&A▼
须于网上预约 最多为3名同行人士申请
透过“来港易”计划入境的人士,都必先透过计划的网上系统预约。系统将由9月15日起接受申请,其后每逢周三凌晨零时,将开放下一轮的预约名额。名额以先到先得的形式分配。
申请人须提供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有效旅行证件号码、可在内地或澳门接收短讯的手提电话号码、指定的来港日期及管制站(即口岸)。申请人必须为年满18岁,最多可为3名的同行的非香港居民申请。至于18岁以下的非香港居民,须由其家长或监护人申请预约,并提供所需的个人资料。
按此查阅︰
▼“粤康码”转码步骤一览▼
▼“澳康码”转码步骤一览▼
当局又指,为加快过关时间,建议参与计划的人士在到达管制站前,将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透过“粤康码”或“澳康码”的“转码”功能,传送到卫生署电子健康申报系统,并填妥及提交电子健康申报表。届时,该批人士则可经特定入境通道过关。否则,未有“转码”的人士,须带备检测阴性结果的纸本报告,供口岸人员检查。
抵港后须强制检测最多6次
若符合所有指定条件,其系统将获发“来港易”绿色二维码,获准豁免14日强制检疫。惟他们须在抵港的第3、5、9、12、16、19日,到社区检测中心或认可的本地医疗检测机构,接受强制检测。当局补充,第19日的强制检测,必须在社区检测中心进行。
此外,若参与计划的人士不符合所有指定条件,其“来港易”二维码将会为粉红色,意味抵港后仍须接受强制检疫。
袁海文:由公帑承担检测费不合理
现时除特定群组及因健康原因而不适宜打针的人士外,到社区检测中心均须自费检测。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认为,经来港易人士无须付费检测,变相由公帑承担,安排并不合理。他指不少因经商等原因来港,“睇唔到有咩原因,要为非香港居民埋单。”他又不满无规定必须已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