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护署指中华白海豚数目17年间减八成 近半幼豚未能存活至2岁

撰文: 李恩慈
出版:更新:

本港海域的中华白海豚出没数字每况愈下,渔农自然护理署今日(31日)发表2020/21年海洋哺乳类动物监察报告,披露本港水域中华白海豚的数字,在过去17年间下跌逾八成。研究人员在一年间观察到共174群中华白海豚,总数达520只;共有18条海豚不知所终,为近年的最高数字。研究人员估计,约四成半幼豚未能生存超过2年,情况令人忧虑。

+1

渔护署:过去10年整体海豚数目明显下降

渔护署表示,此项研究为期一年,由去年4月至今年3月进行。在一年的研究期间,研究员共进行了175次样条线船上调查,在全港10个调查区航行了6,018公里,观察到共174群中华白海豚(总数达520只)及85群江豚(总数达226只),数字较去年度的共158群中华白海豚(总数达524只)及124群江豚(总数达317只)少。

研究发现,中华白海豚经常在大屿山西面水域一带及西南面水域的北部出没,在大屿山以北水域却只有接近西端的零星出没纪录;江豚的目击记录主要集中于水口半岛附近的近岸水域,及大鸦洲以东及以南的离岸水域。

去年,中华白海豚在大屿山西南、西、西北及东北4个调查区域的整体数目估计为37只。而过去5年的年度整体数目分别为65、47、47、32及52只。大屿山东北、西北及西面的调查区域在过去20年的海豚数量,皆录得明显下降趋势;而4个调查区域合共的整体海豚数目在过去10年亦录得明显下降趋势。

18只常见海豚消失创近年新高

研究人员在监察期间,辨认出112只个别海豚,其中约三分之二均出现在大屿山西面水域。2020年内共有6只新的个别海豚被加入相片辨认名录,但亦有2只曾经常出现于香港水域的个别海豚相继死亡。过去曾经常出没于香港水域的海豚个体,共有18只于去年间不见所踪,为近年的最高数字。

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20年,共186条个别初生幼豚的纪录中,估计至少有85条未能生存超过2年,当中包括49条在刚出生后于短时间内死亡,另外有31条幼豚与母豚只曾出现过一次,随后再遇上母豚时幼豚已不知所终。成功存活的幼豚数字却于2014年开始持续下降,在过去5年亦只有零星的幼豚存活纪录。

渔护署指,偏低的幼豚存活率,再加上过去10年海豚数字不断下降,均为本地海豚的存活前景带来警号,情况令人忧虑。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呼吁,政府在2024年或之前于大屿山南部及西部近岸水域设立海豚保育管理区,严格管理海上交通、水底噪音及观豚活动,以保护海豚重要栖息地。该会亦建议政府设立缓冲保护区连接为白海豚而设的各海岸公园,建立一个以科学为本、互相贯通和管理完善的保育网络,以帮助稳定并恢复中华白海豚的数目。

WWF鲸豚保育项目经理吴嘉怡称,高速船因疫情停航为中华白海豚提供短暂的喘息空间。然而成年白海豚间隔3至5年才产一幼豚,因此需要长远的保育计划,其数目才会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