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福建中学附小拟定全日上课准备 下午无常规课 增情绪教育
开学在即,但因应疫情,全港小学暂时仍只能继续维持半日制有限度上课时间。位于油塘的直资小学福建中学附属学校,校方继续积极为恢复全日制面授课做定准备,争取全日上课。校长徐区懿华亦表示,计划在恢复全日制上课后推出新时间表,午膳后不设常规课堂,改为功课辅导时间及弹性安排体艺及个人成长活动。
另外,校方留意到疫情对学生的情绪有一定影响,故计划于新学年推行情绪教育,旨在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以致管理人际关系等。
小学生未能打疫苗 暂只能半日上课
开学日将至,教育局日前宣布,若学校教职员及学生第二剂疫苗接种率分别达七成,可按实际情况回复全日面授课堂、午膳及参与其他课外活动。惟由于接种疫苗的最低年龄为 12 岁,全日面授措施未能惠及小学,意味新学年小学只能继续维持半日有限度上课时间。
百名教职开学前至少打首剂疫苗
不过,位于油塘的直资小学福建中学附属学校,继续积极为恢复全日制面授课做定准备。校长徐区懿华表示,学校已安排全校约110多名教职员,除孕妇外,于开学前最少已完成接种第一剂疫苗。
虽然希望争取尽快恢复全日面授课,但徐校长指,有别于以往全日制“全天候上堂”模式,学校期望趁机会推出全新的“真全日”上课时间表,即午膳后不设常规课堂,改为30分钟功课辅导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功课,并按每个学生个别需要弹性安排体艺及个人成长活动。
“学生少咗争执但变相少咗成长机会”
徐校长又指,疫情下实行半日制课堂,留意到同学因为相处时间太少,“少咗争执但变相少咗成长机会”,加上无法安排课外活动,同学不能够透过学业以外的地方建立成功感,对个人发展有一定影响。她又直言,疫情已维持一段长时间,未来两至三年亦未必有适合小朋友接种的疫苗,反问“是否只容许呢一代小朋友喺半日制下成长呢?”
她表示,过去一直有与家长沟通,校方亦做足防疫措施,不少家长都支持和期望回复全日制上课;加上过去几个月本港疫情相对稳定,她期望教育局容许让学校逐渐“正常化”。
疫情下发现学生需学习更多处理情绪的方法
徐校长指,回复半日制上课后,留意到学生在社交能力及处事上“反应唔同咗”,认为学校有必要加强情绪教育。另外,校方特别于今年6月就情绪教育需要进行调查,以问卷形式访问了254位校内学生及340位家长。调查发现,逾三成受访家长认为子女的情绪较疫情前明显差、波动大,超过九成家长同意子女需要学习更多处理情绪的方法;有四成受访学生认为同意自己因疫情关系,产生困扰、担心、焦虑等情绪。
驻校教育心理学家沈李以慧指,疫情下学校改变上课模式,对高年级及小一的学生影响更甚,部份重视成绩的高年班学生有机会担心影响升中,造成心理压力,一年级学生亦有机会对新环境欠足够适应时间。故校方打算由新学年起推行情绪教育,旨在教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以致管理人际关系等。学校会开放4D实验室,让同学透过体验不同情绪主题学习。
下午时段计划改为课外活动
除了增强情绪教育,徐校长亦留意到,过去疫情的时间,即使学校实施半日制上课,都能够完成课程,亦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惟在疫情前,采用全日“全天候上堂模式”,学生放学后还需要参与不同课外活动,疲于奔命,故校方开始著手计划“真全日”上课时间表。
“真全日”下的新上课时间表,每节上课时间会比以往全日制课程缩短五分钟,每日设八节课堂,每节30分钟,期间设两个小息,所有课堂于每日中午12时55分结束。下午课时段,校方会在午膳后设30分钟功课辅导时间,其余时间增设“体艺及个人成长自由时段”,学生可以自由选取有兴趣的活动,例如情绪教育、校队训练、拔尖补底、多元智能兴趣班等。
另外,放学时间将会不变,但同学就无需再花额外时间参与校内课外活动。校方亦计划新增跨学科学习,因应年级推行不同的跨学科学习课题,内容多元化及具趣味性,例如太空旅行、桌上游戏设计、生物多样性等。
准备升读小六的颜同学,以往放学后不时需要参与校内校队训练。他指,过去不时要留校训练至5时多,“返到屋企6点几,食埋饭冲完凉8点几先开始做功课”,若翌日有默书或测验,“温埋就冇哂自己轻松时间”。升小五的梁同学亦指,以往全日制上课时,放学后需要花额外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另一日有默书但前一日有校队嘅话,会担心温唔哂、有压力。”
梁妈妈觉得,校方计划推行的“真全日”上课时间表,不再只侧重学业发展,能够顾及学生全方位发展。她又笑言,以往全日制上课时,女女都不时会抱怨“冇哂时间休息同玩”,相信新时间表能让学生可以在放学时间前完成课外活动及大部份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