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推初中教材 指假新闻资讯酿对立 教宪法及基本法异同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教育局课程发展处本月提供分发了多份教材,当中包括要供中一级使用、初中“生活与社会科”支援教材。全套教材分10个主题,包括媒体资讯素养、权利与义务、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明智消费等。
当中“媒体资讯素养”谈及假新闻及内容农场包含错或误导资讯,发布者期望从中获得利益或情绪宣泄,易酿矛盾及对立局面,提醒学生要慎思明辨、深入求证。
而“权利与义务”则列明香港居民的身份,包括享有集会、游行、示威及出版自由等,惟集会权利及自由在维护国家安全或公共卫生等情况下或会有限制。而《宪法》及《基本法》在权利与义务有不少异同之处,当中港人据《基本法》享有的出入境自由、迁徙及离港移居等自由,《宪法》则没类近描述。

教育局8月17日去信全港中小学校长,公布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分发新的学与教材料,当中包括初中生活与社会科的支援教材。(资料图片)

教材列元朗食肆被误报卖狗肉

以“媒体资讯素养”为题的教材共61页,由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委托香港公开大学教育及语文学院设计。教材建议此主题合共任教四个课节。首两节课即集中教授及讨论媒体在生活中的角色及媒体资讯的潜在危机。

工作纸中列出“假新闻”定义,是“有目的地将没有根据的资讯透过模仿传统新闻媒体或社交媒体的形式传播,当中包含错误、具误导性资讯;偏颇言论、恶作剧,甚至恶意攻击,从而获得利益或情绪宣泄”。教材举出个案,2017年有元朗食肆被指㓥卖狗肉的事件,后来食环署化验报告证为羊肉,证其清白,形容假新闻可令无辜者受伤害。

指网络世界助长更多偏见及矛盾

教材中提到,网络世界易隐藏身份及找“知音人”,或“渐渐容不下其他人的意见,大家不再客观讨论分析,而变成只有我对你错的对立局面,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肆意攻击,网络媒体变成谩骂的战场,助长更多偏见及矛盾”,故教材提醒学生要慎思明辨、深入求证,以责任感和同理心为优先考量,仔细考虑媒体内容对社会各界的影响。

“权利与义务”教材由教育局设计

至于“权利与义务”为题的教材则有95页,由教育局课程发展处设计,建议任教10个课节,当中包括香港居民身份、基本权利及义务;《宪法》、《基本法》;国际协议、社会共融等。

教材列明香港居民享有集会、游行、示威及出版自由;据《宪法》和《基本法》,《基本法》解释权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有。而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其中一份工作纸引用香港律师会会长彭韵僖2020年演辞,形容守法是无商量余地及不容妥协,“公民抗命绝非纵火、破坏他人财物或伤人的许可证......即使与他人的政见南辕北辙,但在文明社会,总不能以暴力使他人噤声,这是人性的基本原则”。

香港出现移民潮,香港国际机场近日屡见人潮送别亲友。(资料图片)

指集会权利在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等情况或有限制

“权利与义务”教材工作纸中亦有问及,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人们行使集会的权利和自由时须考虑什么,建议答案列出,集会权利和自由在维护国家安全或公共安宁、公共秩序;维持公共卫生或风化等情况下或会有所限制。

此外,教材列出《宪法》及《基本法》在保障权利和自由方面的相近及不相近之处。包括香港居民在境内有迁徙自由、移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旅行及出入境自由等;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的自由等。

至于“生活与社会科”余下八份教材的主题,涉及认识自己、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规划人生、明智消费、尊重不同背景人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