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0人疑堕传销骗局涉660万 女硕士因甜言失财:佢话为我哋将来
传销骗局手法层出不穷,民主党近日接到近30名市民求助,指一间传销公司及其独立经销商,涉嫌以不良传销手段销售产品,包括精油、奶粉、红酒等。民主党财经政策副发言人袁海文指,涉事总金额高达660多万元,已去信要求警方严正调查,但暂未获回复。
事件中不乏高学历苦主,硕士毕业的B小姐,在交友App结识到S先生,对方以关心其工作压力为由,不断称“唔想你咁辛苦”、“你份工日日都咁忙,如果将来有咗小朋友,仲可以点照顾小朋友”,受感情勒索下,B小姐“借财仔”购入传销公司货品,最终人财两失,现时每月需还款约1.5万元,料5年后才可还清,更不敢告诉家人及朋友,“惊佢哋知道我咁蠢俾人呃。”
针对受害人渴望求职心态
另一事主、30多岁的A先生去年受疫情影响,被公司要求放无薪假。由于前路未明,令骗徒有机可乘,当时一名于交友App认识的“朋友”睇准他渴望求职心态,以住豪宅、驾名车形象作包装,并邀他一同吃喝玩乐加深友谊。其后A先生在没有了解公司背景情况下,被带往传销公司接受课程,当日更被要求缴付5,210元加盟费。
A先生初时深感疑惑,打算付钱后立即离开,但独立经销商继续以不同借口游说,如“唔好一世打工,做生意先系出路”、“马云都系借钱做生意先可以做首富”等。最终A先生被说服买下近40万元的货物。不过,A先生并没有足够积蓄支付数十万元金额,于是被带往财务公司借贷。
一日跑6间财务公司借贷
A先生估计,该公司其中的收入来源,便来自财务公司的中介费。他解释,由于环联的信贷报告每日均会更新,意味借贷后一日的借贷评级会被改变。而传销公司为免影响评级,要求一日内到逾6间财务公司借贷,并派出异性监视整个过程。当投诉人稍有疑惑,对方便说“我一个女人仔陪你个大男人行咗成日,都系为你好”,令投诉人心生愧疚继续借贷。虽然A先生其后醒悟被骗,但现时每月需还债约8,000元。
被感情勒索︰唔想你返工咁辛苦
年约30多岁的B小姐拥有硕士学历,她与A先生的被骗过程相似,更被“暖男计”欺骗感情,人财两失。她于2018年,在交友App结识到声称有车有楼的S先生。二人在多次约会关系加深后,S先生称希望B小姐了解其工作,便带她到传销公司。当时B小姐对该公司抱有疑心,并没有缴付5,210元加盟费。但S先生其后向她感情勒索称“唔想你返工咁辛苦”、“你份工日日都咁忙,如果将来有咗小朋友,仲可以点照顾小朋友,我都系为咗我哋将来著想”,最终心软被传销公司带往财务公司借贷。
然而,当B小姐买下7张大单,即约44万元的货物后,S先生便以私人理由渐行渐远。其后她发现,单据持有人姓名不属于自己,才醒觉误堕传销陷阱。她更于数个月后于街上偶遇S先生,对方却拔腿而逃,因而决定报警求助。她更透露,现时每月需还款约1.5万元,预料5年后才可还清款项,亦不敢告诉家人及朋友,“惊佢哋知道我咁蠢俾人呃。”
民主党忧将有更多受害人涌现 要求警方严正调查
民主党财经政策副发言人袁海文袁海文指,求助人发现传销公司问题后,往往求助无门。由于该公司定位为供应商,其下属是独立经销商而非公司职员,一切行为皆与公司无关,以撒清关系。他又透露,该公司在多区设办公室,分布于旺角和沙田石门。他并称,上月已去信要求警方严正彻查,但至今仍未获回复,亦已去信该公司要求交代有关独立经销商的操守,投诉等事宜。
袁亦认为,现时失业率高企,有不少毕业生或大学生准备投入劳动市场,入世未深年轻人容易堕入不良行销和传销陷阱。他估计,现时约20名投诉人为首批被害人,担心接下来将有更多被害人涌现。“佢哋手法系有组织同部署,针对人性嘅弱点,包括感情、唔好意思拒绝、贪念等,用心理学上面嘅方式Foot in the door(得寸进尺),令求助人不自觉咁愈踩愈深。”
▼警方2018年“慎防交友陷阱”宣传片截图▼
消委会今年暂接4宗投诉:手法万变不离其宗
消费者委员会表示,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涉及传销或层压式推销的不良销售手法,截至今年7月,共接获4宗相关的消费者投诉,全部与销售手法有关,较去年全年的1宗为高。
消委会强调,尽管不良传销手法繁多、屡见不鲜,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包装成购买商品、参加课程,或机构入会,均旨在诱使参与者付费加盟计划。该会提醒消费者,必须时刻提高警觉,谨记以下要点:若有人提供一项可短时间内获得丰厚利润的传销计划,必须提高警惕;如准备签署任何协议,务必清楚了解当中所有条款及细节;如参加讲座期间不获准自由离去,应立即报警求助;以及当有人游说你不要向家人或朋友征询意见,应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