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尧领军研大肠癌无创检测方法 中大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撰文: 朱韵斐
出版:更新:

大肠癌是香港“头号癌症”,近年病发率愈趋高企。中大校长沈祖尧自1997年开始,领导科研团队在研究大肠癌的工作上耕耘20年,全球首次发现了多种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并研发了无创的粪便大肠癌诊断,以及揭示了有助治疗癌症的基因等,今年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大校长沈祖尧(中)及医学院院长陈家亮(左二)领导的科研团队,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朱韵斐摄)

全球首次发现11种大肠癌标志物

现时主要靠大便隐血检测大肠癌,但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指,当发现大便隐血时,癌症已到较晚期阶段,团队矢志研发能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方法。沈祖尧解释,肠道会释放细胞进入血液和粪便中,形容像树林落叶一样,因此透过检测血液和大便中是否有特定的大肠癌细胞标志物,就可以无创地诊断病人是否患大肠癌,甚至能检测到还未出现病变的息肉,有助更早期发现和治愈大肠癌和息肉。

该团队早前全球首次发现11种大肠癌标志物,2012年更首次利用标志物发展了粪便检测大肠癌的技术,技术正待内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料最快今年内推出市面。

新发现有助研发针对性药物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指,他们亦发现了8个大肠癌的抑癌基因,已在老鼠实验上证实,注入有关基因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为开发抑癌治疗奠下基础。研究团队更发现了3种华人特有的大肠癌基因组突变。沈祖尧指,不同基因组突变对不同治疗有不同反应,有关发现能助日后研发更具针对性的药物。

2000年代前期,在亚太地区没有任何国家会进行大肠镜筛查,对大肠癌不予重视。沈祖尧说,研究团队于2003年开始,领导亚太区15个地区进行研究,证实了区内大肠癌发病率高速增长,并在2007年制定亚太区大肠癌筛查指南后,令筛查更普及,现时日韩、台湾、新加坡等地已制定了大肠癌筛查。

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于君指,团队发现了8个大肠癌的抑癌基因。(朱韵斐摄)

科研之路永不停歇,沈祖尧指,团队未来会在更大的人群中进行大便检测技术实验,并研究有关检测未来需要包含哪几种的标志物,以提高准确性。在公共政策方面,沈祖尧希望,港府将现时大肠癌筛检计划的涵盖年龄,扩大至50岁以上,令更多人受惠;他亦期望,新一届政府更大力推行医疗改革,特别是透过自愿医保计划助疏导公营医疗的负担。

研究团队将继续研究团队更大的人群中实验大便检测技术。(朱韵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