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学者︰港府应趁黄金时机建立长远制度 延续港精英运动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东京奥运在疫情下顺行举行,香港队至目前已取得一金两银两铜的历史佳绩。浸大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教授刘永松今早(7日)在港台节目《香港家书》指出,香港政府和其他主要持份者,包括港协暨奥委会、香港体育学院、各运动总会等,应趁今次黄金时机,检视财政资源分配,发掘潜质运动员,开发运动科学科研等方面,建立一个恒常的五年计划,藉“柱趸式”的培训制度发展香港精英运动,带动公众参与运动,建立健康城市。

+1

刘永松表示,香港奥运代表队频传喜讯,认为港府和其他主要持份者,包括港协暨奥委、香港体育学院、精英运动委员会和各运动总会等,应趁今次黄金时机,作短、中、长期的策略布局,检视各方面配套。

刘指出,检视范围应包括财政资源分配、行政架构效率、发掘潜质运动员计划、运动员退役后的读书及就业安排、精英运动训练设施、培训本地精英教练、参与国际比赛的机会与支援、开发运动科学科研、传媒支援与赞助等,“必须建立一个恒常的五年计划,借此制作一个‘柱趸式’的培训制度”延续奥运光辉。

+2
+1

刘永松表示,根据奥运研究,在奥运闭幕后半年左右,奥运效应便会消失,市民参与大众运动的动力随之下降,这方面除制定精英运动发展的长期政策外,如何透过精英运动带动公众参与,也应同时起动,“这样才能达致精英与群众运动的相互呼应,建立健康城市。”

+1

疫情下运动员临场表现更关键

就今次疫情下的东京奥运,刘永松表示,运动员面对很多不可控因素,如会否在航班中染疫或成为密切接触者,而不能继续参赛;到埗后训练日程和环境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取消。精神压力方面,除本身比赛的压力以外,孤独感、无助感、焦虑和抑郁都有可能出现,“尤其是在这个世界最顶尖的运动比赛舞台,在世界排名前20位,都有可能随时击败对方,因此运动员如何处理心理压力、提升精神面貌,就是临场表现最关键的一环,这种情况在今次疫情下的奥运更凸显出来。”

+1

刘引述勇夺两面银牌的香港“女飞鱼”何诗蓓所言,临场的时候80%是心理质素,20%是体能因素,他认为“今次各国的奥运队伍,都有必要提升运动员在比赛前、中和后的心理素质,教练和运动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角色越来越重。”他相信在下届巴黎奥运,运动员应该会在面对压力方面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