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原生态公园已复修5公顷湿地 首次繁殖黑翅长脚鹬
塱原是香港现时最大的连片淡水湿地,政府计划把其核心地区约37公顷土地发展成自然生态公园,包括修复部分荒废农地及旱田,增加约8公顷的湿地。
土木工程拓展署今日(28日)简介复修工程,指已完成新增5公顷湿地的复修工作,并于今年4月至6月录得12种雀鸟繁殖,包括首次在塱原繁殖的黑翅长脚鹬。
工程于年初被发现有农田被用作摆放建筑材料,部份农田田壆更被夷平。署方回应指复修工程无可避免涉及机械,不等于破坏农地,亦有与长春社等团体讨论修复措施。
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发展塱原自然生态公园,不过工程于年初被发现有部份靠近石上河的农地,未有即时修复农田作生态保育之用,亦有农田被用作摆放建筑材料,及有农田田壆被夷平。
渔护署高级自然公园主任陈倩慧今日回应事件,指涉事农地为荒废农地,由于草生长得高,令农田与田基路的界线不清晰,当时工程包括清除杂草后继续修复湿地。其后渔护署、土拓署及长春社等团体,有就修复工作作讨论,包括保留农田的田基路,并于完工后修复,而部分农田亦已修复为浅水田。土拓署总工程师曹伟雄称,工程无可避免涉及机械,但不等于破坏生态。
新增8公顷湿地
土拓署于2019年年底展开工程,自然生态公园料有22公顷的湿地,而新增8公顷的湿地来自修复旱田、荒废农地等,当中已完成5公顷的修复工作,余下工程将包括兴建田边小屋作储物用途。
渔护署于今年4月至6月期间,共纪录到12种雀鸟于塱原繁殖,当中“黑翅长脚鹬”为首次于塱原繁殖,其余的为彩鹬、白胸苦恶鸟等。
灌溉水道工程完成七成
其余的修复工作包括种植稻米田供禾花雀迁徙,为牠们提供觅食及繁殖地方;修复及建造水滋田,以繁殖无脊椎生物为雀鸟提供食物;复修浅水池及建造鸟岛,为雀鸟提供筑巢及繁殖地方。
此外,工程包括改善原有灌溉水道,利用石笼及天然泥建造新的灌溉水道,并加设抽水井方便农民放置水泵,及有通道让误入水道的小动物可以离开。新的灌溉水道全长1.9公里,现已完成70%。
访客区将浓缩湿地生态环境
生态公园日后将分为三个区域,包括“生态区”、“农业区”及“访客区”。署方称工程进度理想,料可如期于2023年完工。而生态公园内设有的访客区,将会浓缩湿地生态环境,以让公众认识。工程完成后,亦会联络原在塱原耕种的农夫,会优先安排他们于塱原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