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女儿患血癌 母疲于奔命照顾精神压力沉重 冀社会加强支援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袭港逾年,院舍等社福服务背负的压力更加沉重。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过去一年被迫暂缓大型筹款活动,收入大跌一成,义工亦不便再到家舍协助打点日常,令前线员工的工作百上加斤,总干事黄婷婷表示,疫情下家舍从不间断服务病童家人,感激善心人和昔日院友继续支持,亦希望社会能着眼于被忽视的病童家人,增加资源支援他们。她又提到,曾有年幼的病童以笑面对顽疾,教晓她勇敢、积极冲破所有难关。
24年前,首批入住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的Sara,当年为了照顾患血癌的唐氏综合症女儿已疲于奔命,丈夫和妈妈亦背负沉重的精神压力,她感激家舍提供协助,让其一家走出愁云惨雾,现在她不时都会与母亲、女儿回到家舍做义工,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女儿的抗癌经历。她慨叹现时社会仍未重视对病童家庭的援助,希望日后有更多类似的服务,让病童一家不致孤身对抗病魔。

+1

1997年底,年仅1岁半的“唐氏宝宝”Sandra确诊血癌,需要留医威院,母亲Sara每天往来医院和荃湾住所,又要照顾刚出生的幼子,独力抚养子女的Sara疲于奔命,在医院护士转介下,便入住相距威院仅4分钟步程的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省却交通时间,亦能随时到医院看顾女儿。

她表示,家舍最大的帮助除了是缩短往返医院和住所的路程,亦能化身“情报中心”,让家长们交流治疗的资讯,并让大家“围炉取暖”,“感觉上有同你差唔多嘅人(对抗病魔)”,不致孤军作战,她慨叹旁人未必理解其处境,“冇呢度未必挨得过”。

当年仍是手抱的女儿接连遭到病魔折磨,Sara忆述,当时远在台湾的丈夫,在彼岸感到不知所措,要看心理医生;其母亦不时躲在一角落泪,幸得工作人员和同路人的陪同、开解,才稍稍释怀。最令她深刻的是家舍会请年轻学生来烧烤,打破一众病童家属愁云惨雾的氛围,让他们能卸下肩上重担,嘻嘻哈哈过一个晚上。

至于她自己,独力照顾患癌的女儿,却不如一般剧本发展,她并无感到晴天霹雳、亦无崩溃,反而是反应不来,“系事后慢慢消化先知咩事”,但消化后也没时间让她悲伤,只能硬着头皮面对、“尽做”。

Sara乐天知命的个性亦遗传给女儿,记者形容Sandra是“开心果”时,她表现腼腆,脸红一红、害羞地道谢:“啊!多谢多谢”,现场工作人员和记者都不禁笑翻天,其可爱一面正好为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注入动力。Sandra儿时经常回家舍做义工,又参加合唱团,访问当日她亦在家舍帮忙分口罩。曾在家舍居住的婆婆,事隔廿载,仍不时到家舍帮忙,成为了家舍的一份子。

Sara表示,病童家庭压力沉重,惟社会至今仍未有出现第二个类似“麦当劳叔叔之家”的机构,资源匮乏下,家长亦只能靠自己,以及由她这种过来人分享心得。

她现时在大角咀开设餐厅“小馆 Hearty Bistro”,除了让女儿日后可以以冲咖啡、制作小品料理为生,她希望日后小店上轨道后,可以聘请更多唐氏综合症患者,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减少被社会剥削的机会,也许就是把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的爱和互助精神承传。

今年是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成立第25年,总干事黄婷婷回顾过去25年协助过的家庭,不少家长都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有母亲抵受不住而做出自残等傻事,幸得院舍职员和同路人帮忙,该母亲才能走出悲伤,积极面对。

她形容孩子病重,家庭遭逢巨变,望社会增加对病童家庭的支援,政府及社福机构能够投放更多资源去援助这些深受影响的一群,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是唯一为病童家人提供临时住所的地方。25年过去,家舍仍然是风雨不改守护病童家庭,最大改变是现时入住的家庭大多是草根阶层,㓥房户更占约80%,家舍只有20多个房间,难以应付需求,位于观塘的新家舍,将于2年后投入服务,届时可提供66个房间,以帮助更多家庭。

过去25年虽然满途荆棘,但一如其他慈善机构,去年初袭港的疫情是最大的难关。黄婷婷表示,疫情下年度的卖奖券、高尔夫球慈善赛等均要延后举办,坦言募款大减一成;义工亦未能到院舍协助,令同事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均大增,但她庆幸仍有善心人会自行捐款、义工亦会为病童做小手作,又设立网上补习班,以另类方式为他们打气,各出奇招支援病童及其家人。

10多年前一名来自孟加拉的男童,嘴部被腐蚀性液体严重灼伤,连舌头和喉咙都失去,他在2岁和5岁时,两度来港治疗时均入住香港麦当劳叔叔之家,黄婷婷忆述该男孩非常坚强、勇敢,做完一整天手术后亦不用服用止痛药,只表示希望到游戏室玩耍,从不流泪,笑着面对所有痛楚,启发到她要笑着面对所有难关,亦要继续“以生命影响生命”,与有需要的病童家人一起跨过所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