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五区蚊患指数超警戒线 马鞍山本月最高级别:白纹伊蚊超广泛
撰文: 朱海棋
出版:更新:
踏入炎夏,蚊患问题又浮现。全港64个地区中,5月份五个地区包括马鞍山的分区诱蚊器指数,高于百份之20警戒线,马鞍山在6月份的指数更高达百份之43.1,属于最高级别,代表可传播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的白纹伊蚊分布非常广泛,较去年同期高。
五个地区诱蚊器指数高于警戒水平
食物环境卫生署今日(16日)公布,5月份全港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为百分之10.5,属于二级水平,显示白纹伊蚊的分布情况颇为广泛,但维持在偏低水平。不过个别地区情况严重,5月份64个监察地区中,五个地区马鞍山、乐富西、牛寮及木棉山、九龙湾和将军澳北的分区诱蚊器指数,高于百份之20的警戒水平,尤以马鞍山最高,达到百份之28.1,而四月份只是百份之11.7。
不过6月份的数字更高,马鞍山的指数高达百份之43.1,属于最高级别,代表白纹伊蚊分布非常广泛,较去年同期的百份之28.1高。
住宅区、学校、康乐设施及公众地方最严重
食环署表示,超出警戒线的诱蚊器大多位于公共及私人住宅区、学校、康乐设施及公众地方,署方已联同相关政府部门立即采取行动,在有关地区加强防蚊及灭蚊工作,五月份白纹伊蚊密度指数为1.3,即白纹伊蚊成蚊的平均数量为1.3只,显示监察地区内的白纹伊蚊成蚊数量并不多。另外,五月份各主要口岸的每月白纹伊蚊诱蚊器指数为百分之1.9,密度指数为1.1同为低水平。
署方提醒市民,夏季炎热多雨有利蚊子迅速滋生,市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蚊患,各相关政府部门已在4月12日启动全城防蚊及灭蚊行动,行动期间持续清理蚊子滋生地,并以雾化杀灭成蚊,以加强防治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