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分析华大基因为何出错:疑心急致失误 倡设覆检程序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华大基因在同一天呈报30宗初步阳性个案,卫生防护中心认为情况不寻常,专家调查后怀疑有“假阳性”,疑因有职员疏忽致2个阳性样本污染其他28个样本。
有化验业界人士指出,在疫情不算严重下,突然于同一天发现有30个样本呈阳性,情况实属罕见,一般而言化验所应该先行覆核多一次,确定结果属实才呈报予政府,质疑华大为何未设有覆检的程序,“可能真系太急,就有疏忽。”
《香港01》正向华大基因查询最新调查进展。

华大基因的流动采样亭。(资料图片/高仲明摄)

有业界人士表示,检测样本瓶内的溶液易起泡,打开时的确有可能会污染到手套,“人为出错,无论几小心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化验人员会经常更换手套。

该人士认为,人为出错难完全避免,故实验室更应该设有覆核程序,例如发现样本A是阳性时,应在样本A所属的样本瓶内,再取出样本检测多一次。他解释,因样本瓶内的样本无做任何“加工”,理论上不会受到交叉感染,较能分辨到该样本是否“真阳性”。

他并指,若化验室突然于同一天发现有30个样本呈阳性,而且样本的病毒CT值近似,情况实属罕见,理应会有人怀疑是否有样本交叉感染,但华大却照样呈报予政府,“可能真系太急,就有疏忽。”

▼“抗疫新路向” 维持社交距离措施两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