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袁国勇团队研发出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新测试和疫苗 保护力100%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发出针对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新测试和疫苗。袁国勇和临床助理教授薛达为首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抗体测试系统,不仅可诊断戊型肝炎病毒,且能准确区分已感染患者的戊型肝炎病毒类型(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或常规戊型肝炎病毒)。此外,团队研发出一种针对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保护力高达100%。这项研究报告将于肝脏疾病领域的领先期刊《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出版。
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经由黑家鼠和沟鼠传播,与人类戊型肝炎病毒的变异非常相关。 在2018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大鼠戊型肝炎可以感染人类。在2020年,团队对香港的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人类感染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分析。
鉴于现时仍未有专门针对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准确诊断测试和疫苗,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霍英东基金教授(传染病学)袁国勇和临床助理教授薛达为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新研究,研发针对大鼠戊型肝炎的诊断检测和疫苗。
研究成果
透过应用不同的技术,研究团队发现大鼠戊型肝炎病毒以及感染人类和猪的常规戊型肝炎变种病毒当中的结构蛋白有显著差异。研究团队与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的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合作,发现上述差异大幅削弱了现时已有的戊型肝炎抗体和抗原检测剂在人体中检测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效用。利用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和常规戊型肝炎病毒的结构差异,团队研发了一种抗体测试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诊断戊型肝炎病毒,而且能准确区分已感染患者的戊型肝炎病毒类型(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或常规戊型肝炎病毒)。
此外,团队研发出一种针对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疫苗,该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保护力高达100%。
现时大鼠戊型肝炎为香港最常见的囓齿动物源性感染疾病。这项研究对了解大鼠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性奠定了方向及基础,并证明了曾接触常规戊型肝炎变种病毒不一定能预防大鼠戊型肝炎。该研究还为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建立了准确而可区分戊型肝炎病毒类型的抗体测试。此外,这项研究亦研发出一种有效对抗大鼠戊型肝炎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