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肝好爸爸病情恶化 文件揭肝移植平均等3年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急须换肝才可以存活的两条生命,60岁廖锡华及32岁叶锡豪至今仍然未有收到好消息,二人仍在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留医。医生指,廖锡华病情有恶化趋势,需要再度插喉呼吸,叶锡豪情况亦仍然危殆。器官需求日增,但供应紧张,立法会最新文件显示,肾脏及肝脏的轮候时间创新高,至2014年等候肾脏平均长达50个月即4.1年,肝脏则达39.9个月即3.3年。文件又指,政府将在今年上半年成立器官捐赠推广委员会,专责制订推广器官捐赠的宣传策略。
港大肝胆胰外科临床助理教授黄楚琳表示,廖锡华及叶锡豪情况非常危险,二人均出现肝肾综合症。数天前可以“甩喉”自行呼吸的廖锡华,今日情况转坏,须重新插喉呼吸。她呼吁市民捐出去世亲人的器官,帮助他人延续生命。
廖、叶二人同属O型血,黄楚琳透露,两情况均十分危急,但由于二人体形大,加上分肝移植手术令病人缺血时间太长,即使出现合适遗体肝脏,估计不可以把一个肝脏分给二人。她指若有人捐肝,将会再为两位病人抽血,以过往沿用评分标准计分,决定把肝脏移植予其中一人。
本港器官捐赠文化仍然有待改善,立法会最新文件显示,2010年肝脏平均轮候时间为19.6个月,即大约一年半,但至2014年肝脏平均轮候时间已升至39.9个月,即逾4年。黄楚琳指2015年全年,遗体肝移植数目只有36宗,现时肝脏轮候册上已达110名病人正在等肝。她慨叹,轮候时间长不能反映严重性,因为有更多病人无法等到器官便告去世,紧急个案中有70%都没有等到器官。
另外文件又披露,政府将在今年上半年成立器官捐赠推广委员会,专责制订推广器官捐赠的宣传策略。成员来自相关的专业团体和非政府机构,亦包括传媒伙伴的代表,鼓励巿民在中央名册上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