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放榜|状元要得甚么成绩? 评分与DSE不同 疫情年曾诞130状元
【IB放榜/IB状元】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DP)今日放榜,本港将诞生多少名“状元”料成焦点。IB计分法与本港DSE中学文凭试完全不同,IB课程共有6科,每科最高可得7分,另论文部分可得3分,即得45分可成为“状元”,44分为“榜眼”,43分为“探花”,较高水平的大学通常要求学生取得30至40分总分。
本港去年至少有33人取得45分成为“状元”,其中英基学校协会旗下7间属校占17人,是全港最多。新冠疫情期间情况稍有不同,2021年及2022年曾分别录得130名及93名状元,疫后回复“正常”,但仍维持占同年全球IB状元约一成。
6个科目及论文满分45分 顶尖大学通常要求38分或以上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DP)是两年制的大学预科课程,为16至19岁的学生而设,学生需要应考6个不同范畴的科目,包括两种语言、数学、个人与社会、科学和艺术,并完成三大项目:知识理论 (TOK)、延伸论文(EE)和创意、行动与服务(CAS)。
IB与DSE“一试定生死”模式不同,采用持续评核方式。6个科目每科得分由1至7分,6分(表现出色,显示对课程有全面透彻的理解)或7分(表现非常好,表示对课程有强烈的理解)属于优良成绩。6科满分为42分,知识理论 (TOK)及延伸论文(EE)可获另外3分,因此取得45分满分为“IB状元”,44分为“榜眼”,43分为“探花”。
要获得IB文凭,学生至少需要获得24分;顶尖大学通常要求38至40分以上,有些甚至要求42分以上,甚至45分满分。
推DSE后直资名校纷纷开办IB课程 学生可循非联招报读本地大学
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或地区有学校开设IB课程,是认受性最高的学制之一;教授IB课程的教师需经培训考核,学校也需获国际文凭组织(IBO)认证。除了国际学校外,自从本港推行DSE中学文凭试后,愈来愈多直资名校开办IB课程,学校会较同校修读DSE的学生为高;由于IB课程并非本地课程,官津学校无法开办IB,只有私校及直资才可。
读IB除了可报读外地大学,学生也可循非联招(Non-JUPAS)途径报读本地资助大学。传统“神科”要求不低,其中港大及中大医科分别要求取得43分及42分或以上,过去曾发生抢状元事件。
去年至少诞33状 英基学校协会占一半 港状元人数占全球约一成
本港去年有36间学校开办IB课程,共有2,406位学生应考,当中至少有33人取得满分成为“状元”,英基学校协会旗下7间属校占17人,是全港最多;其次是拔萃男书院,占4人。
在新冠疫情期间,由于不时停课,影响评核,本港因而受惠,2021年曾破纪录诞下130名状元,占当年全球IB状元11%,到2022年减少至93名,占全球14.5%;不过疫情后“复常”,2023年港产IB状元降至23名,但比率仍占全球12.8%。国际文凭组织(IBO)去年起不再公布各地区状元占全球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