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预言”|地震海啸可预测?天文台发出需要知的地震应对
【日本地震/日本地震预言/日本地震恐慌/香港天文台】涉及日本地震的所谓“预言”满天飞,即使日本多个部门强调有关传言没有科学根据,惟不少港客暂时避开,来往港日两地的航班减少。“预言”引致的恐慌反映人们对不确定性焦虑,也反映科学知识传播的困难。
香港天文台最新网志指,暑假将至,家长们可能计划带子女外游,要有个愉快安全的旅程,掌握备灾避险知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并跟大家分享其三大知识范畴,包括地震与海啸风险、可预测性、备灾防灾及应对措施。
日本地震|地震发生时的8个安全守则
天文台指发生大地震时(下图),要立刻趴下、掩护及稳住,远离窗户或悬挂物等危险物品,保持镇定,避免奔跑、搭乘电梯或跳楼。如在车上,应安全停车,留在车内直至地震结束。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1:保持镇定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2:熄灭火种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3:躲到坚图家具下,远离玻璃或容易堕下物件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4:身处户外应远离建筑物、斜坡及架空电线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5:在人多地方不要为寻找掩护或出口而仓皇逃跑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6:行驶中车辆应在安全情况下停下,乘客应留在车厢内直至地震停止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7:升降机内的乘客应监快离开
地震发生时安全守则8:隧道内的人应在安全情况下走到空旷地方
天文台指地震过后须确保人身安全,检查环境,防范次生灾害,配合当地指引。
日本地震|地震停止后的5大安全守则
地震停止后安全守则1:检查伤亡及损毁情况,如有需要立即寻求协助
地震停止后安全守则2:如怀疑气体燃料泄漏,应开窗及关总制,离开建筑物并向有关方面报告,勿点火种或现场打电话
地震停止后安全守则3:水电设施损毁,应关掉总制
地震停止后安全守则4:若建筑物严重损毁,余震可能使它倒塌,应尽快离开
地震停止后安全守则5:远离岸边
日本地震|海啸前兆现象
天文台称万一遇到以下海啸前兆现象,应尽快远离岸边或浅水水域,前往内陆或高地。在陆上靠近岸边的人士,应前往高处或结构稳固的建筑物上层(三楼以上)暂避,不要等待海啸警告才行动:
.在海边感受到地震引致的强烈震动
.海水突然异常后退,并露出海床
.海边出现异常增水,并向陆地移动
.看见海上出现异常的漩涡或听到来自海洋的异常声音
日本地震|海啸预防措施
日本地震|海啸应对
天文台称海啸可能反复来袭,因此警报未解除前应远离海边。官方警报一般会透过电台、手机短讯、户外广播、电视或电话通知等多种渠道发布。若已被海啸波及,紧抓固定物(如大树、栏杆)或爬上大型漂浮物自保。如处于低风险地区,应遵守官方指引,避免自行移动。海啸发生后,仍需持续警戒,不可松懈,并注意环境安全,避免涉水、接近倒塌电线或积水区。
日本地震|地震海啸可以预测吗?
天文台指,以现今科技,地震学家还未能预测地震确实发生的时间、震源位置及震级,地震学家只能根据某个地方过去的地震事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等观测数据,计算出该处在一段年期内发生某个震级或以上的地震的机率和估计未来可能发生大地震的位置及震级上限。
天文台又说,虽然较准确的海啸波走时需要在得到地震参数后才能运算,但由于海啸波在深海大洋中的传播速度相似,向外扩散与从外抵达香港所需的时间相若,因此可预先粗略估算海啸波从海中任何一点到香港大概所需的传播时间。
万一发生海啸,可在海啸走时图点上海啸源的位置,再从等走时线上粗略估计海啸的第一波到达香港的时间。海啸波会以一连串的波浪呈现,每5至60分钟再次出现,直至能量完全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