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吸毒人数减5.4% 吸毒青少年45%涉吸太空油 成最常吸食毒品
禁毒常务委员会在今日(12日)的会议上,备悉药物滥用资料中央档案室今年首季的统计数字,以及相关的毒品统计数字。在21岁以下青少年方面,今年首季被呈报吸毒的人数为285人,当中128人吸食“太空油毒品”。“太空油毒品”已取代大麻,成为被呈报吸毒青少年最常被吸食毒品,其次为大麻和可卡因。
数字显示,今年首季被呈报的整体吸毒人数为1,644人,去年同期则为1,738人。海洛英、可卡因和大麻为今年首季被呈报最常被吸食的三类毒品。
“太空油毒品”取代大麻成青少年最常吸食毒品
21岁以下青少年方面,今年首季被呈报吸毒的人数为285人,当中128人吸食“太空油毒品”。“太空油毒品”已取代大麻,成为被呈报吸毒青少年最常被吸食的毒品,其次为大麻和可卡因。
针对现时“太空油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政府已将依托咪酯及其三种类似物纳入《危险药物条例》(第134章),列为毒品管制。政府亦计划将其余依托咪酯类似物列为毒品。
首季涉毒品罪行被捕人数940人 判监青少年最长囚20年
根据执法部门的统计数字,今年首季涉及毒品罪行的被捕人数共940人,其中140人为21岁以下青少年。首季涉及毒品罪行的被捕人士主要涉及的毒品分别为“太空油毒品”、大麻和可卡因。至于在同期审结的法院案件中,因干犯毒品罪行被检控的人士被定罪比例高达86%。因贩毒而被判处监禁的21岁以下青少年当中,超过半数刑期达5年以上,最长的刑期为20年。
保安局吁外游要小心:护肤品也可能含毒品
另外,保安局发言人提醒年轻人,外游期间需时刻保持警觉,以免在尝试新鲜事物时误堕毒品陷阱。食品及饮料,甚至保健产品和护肤品(例如美容面膜和按摩油)等,都可能含有毒品。任何带有“CBD”、“THC”、“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大麻素”或“大麻提取物”等字眼,或大麻草图像的产品,均可能含有在香港属违法或禁止在机场过境的物质。市民于线上和线下购物时,都应仔细留意产品标签。市民若对产品成分存疑,切勿冒险购买、使用或将它们带回香港,以免误堕法网。有关CBD产品例子的资料及短片已上载禁毒处的CBD专题网页供大众参考。
三年一度调查显示学生吸毒比例较一周期升0.2个百分点
禁常会亦备悉了“2023/24年学生服用药物情况调查”的结果。调查是三年一度的研究项目,由保安局禁毒处委托研究机构进行,目的是搜集学生吸食毒品的最新趋势。是次调查成功访问了99,600名高小至专上学生,占全港有关学生人口约15%。
调查结果显示曾吸食毒品的学生人数比例由上一次(即2020/21年)调查的2.5%上升至2.7%。曾吸食毒品的学生当中,最常被吸食的毒品为危害精神毒品。有关调查结果与档案室的统计数字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