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香港民生供应命脉 科技改写屠猪流程与能源生态
“同心筑梦 共谋发展”粤港澳媒体湾区行联合采访团完成香港行程,其间考察了中华煤气、中华电力及华润五丰上水屠房等企业,了解本港食品与能源供应情况。其中,上水屠房每日处理约3000头活猪,供应全港八成猪肉,中华煤气计划以氢能为全运会供电,中华电力则推动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
五丰行上水屠房供应全港八成活猪
采访团今日(26日)到访上水屠房,上水屠房全港供应牛羊肉,及80%的活猪。每日从凌晨开始作业杀猪,在上午接收由内地运来的3000头活猪,广东产活猪占比60%。屠场设计容量为每日屠宰活猪5000头,牛只400头,羊只300头。流水线引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根据猪只大小进行智能化屠宰,比人工操作效率提升20%,但仍未能达到全自动化处理,目前单头猪屠宰时间为30分钟。
华润五丰行负责上水屠房运营,该公司总经理赵俊表示,屠房房顶设有空气过滤系统,外部建有防噪音外扩装置,污水则会使用固液分离的方式输入污水处理厂,“屠房不会对附近村民造成影响”。他又指,屠房与食环署紧密联系,出现疫情后第一时间进行清洗消毒,有需要时紧跟政府标准进行堆填处理,“不会出现疫情扩散”。
五丰行在港业务主要为供港鲜肉和食品分销,于内地设厂生产米粉、调味品、品牌包装食品、冷冻食品等,在香港市场进行分销。
中华煤气将为全运会高球赛事供电
采访团昨日参观中华煤气公司,该公司企业事务及可持续发展总监李健明表示,煤气公司已获批准使用氢能发电设备,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高尔夫球项目赛事供电。
中华煤气响应国家“2060双碳目标”,在近年内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包括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 2.3 吉瓦,发电量达 18.3 亿度电的太阳能、产能12万吨的绿色甲醛,以及18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另外,今年将在将军澳堆填区发展全港首个“绿氢”项目,每天可生产供应7至8辆氢能巴士行驶一天的氢气,为电动公交提供能源支持。
煤气公司的员工亦发明只能创新设计,例如煤气炉配备远程遥控装置,可通过手机APP查看开关状态,避免居家火灾隐患,提升生活便利度。该设备已投入生产,遥控装置单独购买约1000港元。
中电推动构建电动车生态圈
采访团23日参观中华电力集团,中电亦专注绿色能源领域,在2007年发布《气候愿景2050》,是亚洲首家自发订立减低碳强度目标的电力机构。中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降低,从2007年的月每度电约0.85千克二氧化碳减至如今的每度电约0.53千克二氧化碳,并在2023年投入运作香港港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在2050年达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由 1990 年至今,电力需求增长超过 89%,但中电供电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悬浮粒子的排放量减少逾90%。
中电于2019 年设立的“中电社区节能基金”,至今总拨款额超过16亿港元,为累计超过39万个弱势家庭和㓥房户提供超过2亿6千万港元电费津贴;针对香港中小型企业面对的经营压力,协助55,000家中小企业提升能源效益以降低运营成本。
中电总裁罗嘉进表示,中电致力于构建电动车生态圈,例如在住宅安装充电设备,并为住宅用户推出分时段用电价目优惠;配合港府的电动车商业化,与的士界和巴士营运密切沟通,规划未来电网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