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共治|逾三千家庭医生只约两成参与 刘浩濂:或考虑收入因素
政府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至今已运作了近一年半,截至本月8日已有12万名市民参与。全港有3000多名家庭医生,暂时只有约两成,约637名医生参与计划。家庭医学院副院长刘浩濂表示,不参加计划的家庭医生,可能考虑到收入较低、电脑系统繁复等因素。
逾7万人完成检查 近4成被诊断血糖偏高
在政府资助下,目前有超过七万名参加者在地区康健中心接受糖尿病、高血压筛查,以及血脂检查。当中有近四成参加者被诊断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他们如需治疗,可在政府资助下,由自行选择的家庭医生继续诊治。医卫局表示,至今有631名家庭医生参与,在834个服务点提供服务。
以全港有3000多名家庭医生计,631人只占其中约两成,参与率并不算高。对此,家庭医学院副院长刘浩濂表示,不参加计划的家庭医生,可能考虑到收入较低、电脑系统繁复等因素。
家庭医生:计划有助病人及早发现疾病及治疗
家庭医学学院与基层医疗署今日(17日)表扬25名参与慢病共治计划的家庭医生,有参与计划的家庭医生林永和认为,参加计划后,病人对健康掌握,加上长远发展有不同配套会更理想。他又指现时参与计划的病人,每日都占其诊症至少两三成。他期望日后电脑系统有所改善后,会吸引更多医生及病人参与计划。
另一名家庭医生冼嘉玲说,在计划下病人做过甚么检查都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纪录,或者在诊治一些有家族的风险的病人,医生可以将他们联系成一个家谱,对医生有帮助,亦令他们在药物方面有较多选择。不过,她亦希望系统能涵盖更多资讯,包括病人的疫苗接种纪录、疾病筛查纪录及家族风险等,能更有效地协助医生诊治。
因应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由香港家庭医学学院主办和医务卫生局辖下基层医疗署,今日(17日)合办“世界家庭医生日研讨会2025”,与业界就如何共同推展基层医疗服务作分享及讨论。研讨会亦向25名参与慢病共治计划的家庭医生颁发“家庭医生积极参与典范”状,表扬他们在社区中积极推动预防及治理慢性疾病的贡献,以及对基层医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