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香港复康会 复康巴士 不畏挑战 革新改变 提供专业新体验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香港整体公共交通服务完善,铁路、专营巴士、公共小巴、渡轮、的士、居民巴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平均每日服务超过1,100万人次。公共交通的整体的无障碍通达度也逐步提高。然而,因为种种困难(包括通道、使用轮椅及助行器之走动空间、繁忙时间挤迫等),有时残疾人士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仍然不太方便。复康巴士由香港政府资助,特别为残疾人士在不便使用公共交通服务时提供额外交通服务选项。一直以来,复康巴士担当了无障碍运输其中一个重要角色。截至2024年年底,复康巴士车队已扩展至拥有204辆巴士,接载残疾人士上班、上学、覆诊和参加社交活动,2024年全年服务超过90万人次。

1974年,政府拨款兴建地下铁路集体运输系统,香港复康会创办人方心让教授和蓝新福医生提出于地铁站兴建升降机,让轮椅人士也能乘坐地铁。尽管当时建议不获采纳,香港复康会未有气馁,反而加强了开展无障碍运输服务的决心。当时,香港复康会委员顾杨彦慈女士在政府和香港复康会之间积极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成立复康巴士。1978年7月,第一条复康巴士路线投入服务,是香港首项自负盈亏的无障碍运输服务。营运初期,香港复康会获得香港公益金、香港赛马会和地铁公司(即现时的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等慈善基金及商业机构捐助车辆及资助经常性开支。1980年起,政府开始资助复康巴士的经常性开支。

1984年时任运输署署长李舒(Peter LEEDS ,右二)和时任复康联会总干事、现任香港复康会会长郭键勋(右三)出席新车交收仪式。

持续改善复康巴士服务

随着香港人口老化及长期病患者有年轻化趋势,无障碍运输服务的需求日益殷切。因此,政府持续增加拨款以加强复康巴士服务,而香港复康会近年亦一直致力于持续改善复康巴士服务。

1. 使用数码平台、强化营运效益

为应付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香港复康会自2022年7月起使用新的综合客户及营运管理系统“复康巴士.无障乐出行”(ICOMS),分阶段推出方便客户的功能。其中,除了原有的客户服务热线外,新增了ICOMS网页和手机应用程式供客户办理及管理帐户资料、申请服务、更改或取消服务、查询服务编排结果等。同时,香港复康会更新了与ICOMS配套的电话语音系统(IVRS),让使用电话服务的客户能接收系统自动发出的语音通知。

复康巴士首席营运总监霍彩福先生表示,随着ICOMS的进一步优化,包括改善版面设计,让客户更方便使用。他亦表示编排车辆及编配车长功能将相继推出,日后有助编配一些用车时间及行程地区相近的用户“共乘”同一车辆,有利善用资源,为更多有需要人士服务。

客户尝试学习使用ICOMS,希望能享受随时随地自主处理服务事宜的好处。

2. 完善内部培训,惠及车长乘客

交通服务首要注重安全,复康巴士车长除了驾驶工作以外,亦要协助行动不便人士上落车辆及扣锁轮椅等。香港复康会为新入职及在职车长提供全面培训,包括驾驶技巧及安全意识、应付日常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同时,为强化客户服务文化,让服务使用者有更好的体验,及支援员工应对日常工作,香港复康会过去两年均聘请专业培训机构,为前线车长及后勤工作人员提供客户服务及内部沟通的专业培训。透过完善复康巴士内部培训,不但提升每位员工的专业、责任心及同理心,更可增加其归属感,有助挽留人才,继续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安全及舒适的接载服务。

将轮椅固定在车厢内是车长必须熟练的技巧。

3. 完善车载辅助设备

现时,所有复康巴士除了安装最高负重350公斤的升降台和中门自动滑出梯级之外,均安装了车载录影系统(CCTV),以便有需要时协助事故调查。新车亦已安装高能见度LED头灯及雾灯,车厢内下方均设LED脚灯,方便车长在夜间扣锁轮椅。此外,座椅扶手的设计亦能方便乘客借力,为他们提供更舒适及安全的乘车环境。

近年新车增设有驾驶辅助系统(包括智能紧急煞车系统、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和斜路起步辅助系统),有助增加驾驶上的安全提示,提升行车安全,令客户乘车更安心。

4. 听取用户及其他持份者意见

香港复康会一直以来重视与服务使用者的沟通,不时主动约见不同机构用户。自1997年起已定期举行“用户咨询小组”会议,以收集用户对服务的意见及就日常接载服务运作多作交流。另外,香港复康会三年前开始委聘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就现有服务、未来服务发展和经营策略方面收集客户的意见。

香港复康会定必继续用心为香港的行动不便人士提供专业的复康巴士服务。

服务使用者心声:善用资源 但不失弹性

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协会)副主席李远大先生指出,四肢伤残人士确实有不同的交通需求,包括就业、就学、治疗及社交等。现时,残疾人士享有两元乘车优惠,加上“通用设计”概念逐渐在本港的城市规划及公共建设应用,在情况许可下,他和一些体能容许的会员会尽量使用公共交通。然而,行动不便人士在繁忙时间乘坐公共交通时仍然需要面对不少困难。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以协会一年一度的周年大会为例,每次至少超过40名会员出席,单靠协会的一部会车不足以应付各会员的交通需要。因此,复康巴士服务为他们出行提供重要的无障碍交通支援。

就审计署2024年4月发表的审计报告中要求香港复康会向固定路线服务用户名单上未达乘车次数及人数要求的用户作出跟进,李先生表示行动不便人士除了肢体上的问题外,有部份同时患有不同类型病患,身体状况随时急剧变化,加上天气因素,最终临时影响他们的出行。因此,他担心要求客户解释未达乘车次数及人数要求并出示相关医生证明会对他们造成困扰。他明白社会关注复康巴士资源运用效益,并需要有机制确保资源用得其所,但他同时亦希望公众能体谅残疾人士在出行和交通需求上需要较多的灵活性、理解和宽容。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因活动临时取消或改期而需要取消用车等情况出现时,可容许香港复康会有更人性化和弹性的安排。

李远大表示协会与香港复康会是很好的“战友”,大家也是希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学前弱能儿童家长会弱能人士及照顾者交通需要工作小组召集人滕张帼骏女士分享,儿子自小已使用复康巴士服务上学。现时她因年长已无能力每天亲自接送儿子往返工场,需要安排儿子入住院舍。她说儿子最开心的是可以乘搭复康巴士出游,尤其坐在熟识的车厢内,当遇上认识的车长接载时,便眉开眼笑。

滕太指,儿子现时每半年需要由天水围到大口环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覆诊,路途遥远,必须依靠复康巴士。为增加获成功编排复康巴士服务的机会,她会尽量与医院商量,安排在早上十时至下午三时的非繁忙时段覆诊。有时,滕太和儿子会被编排与另一位用车时间及行程地区相近的用户“共乘”同一辆复康巴士。她表示“共乘”安排既能善用复康巴士资源,服务更多有需要人士,乘客又可享有七折车资优惠,一举两得。

身为复康巴士多年的用家,滕太(左)感谢香港复康会一直以来用心照顾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需要。

关于香港复康会

香港复康会于1959年成立,致力为残疾人士、长期病患者及长者提供全面及个人化的复康及健康管理服务,由跨专业团队帮助病友及有需要人士重拾健康、重投职场及社会,活得更有尊严。该会一直在本港及内地推动多项创新社区复康服务,设有29个服务点,每年服务人次超过130万,改变无数生命,亦透过研究及倡议工作,推动共融关爱社会。

查询香港复康巴士服务

服务类别:固定路线、联载及电话预约服务
网址:
www.rehabsociety.org.hk/transport/rehabus/zh-hant/
服务热线:2824 6500
电邮:
rehabus@rehabsociety.org.hk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