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救援队归来 指挥官:经历4次余震 高温致体力消耗大
香港救援队完成缅甸地震灾区搜救任务,周三(9日)先飞抵北京国际机场进行回国仪式,及至晚上10时返抵香港,政府在机场为队员举行迎接仪式。特区救援队指挥官赵汝珏忆述,救援队共经历四次余震,而且当地气温炎热,白天气温达40度,令到成员体力消耗非常严重;又透露部分队员曾感到劳累或出现缺水等情况,但休息过后身体无恙。他感谢各部门协助采购物资,协助救援队成员。
消防处搜救犬队领犬员蒋天朗指,救援期间十分想念家人,今次平安回来十分开心,因为可以见到未满1岁的儿子。“我个仔仲系好细个,10日冇见我已经觉得佢大个咗,我都惊佢会唔记得我。”蒋太亦表示一直感到很担心,“每一日都唔知佢几时返嚟”,直至今日见到丈夫平安回来,她表示感到十分开心。
赴缅甸进行救援的中国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香港救援队周三完成国际救援任务,下午飞抵北京国际机场进行回国仪式,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亦赴京迎接。这次有消防处、保安局、入境处及医院管理局成员前往缅甸救援。
香港救援队于晚上10时到港,政府在香港国际机场为队员举行迎接仪式,行政长官李家超、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及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等人出席。
指挥官:汲取土耳其救援经验后 今次配备卫星通讯电话
香港救援队指挥官赵汝珏表示,缅甸发生地震后,消防处随即联络保安局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前期工作,于15分钟内获得41个消防处人员名单,以及在10小时内准备51人的救援队。消防处亦安排物流公司运送9吨物资,以及为救援队成员进行疫苗注射和身体检查。
他表示,救援队是第六支抵达当地的救援队伍,他们前往灾情较严重的灾区曼德勒,并汇合中国救援队了解当地情况。他说,当地道路受严重破坏,大量楼房倒塌或倾斜,有居民要露宿街头。当地电力及网络易受破坏,通讯不稳定,不过汲取土耳其救援经验后,今次救援队配备卫星通讯电话,增强基地之间的沟通能力。
倒塌物有石棉外露 救援队成员炎热下戴口罩更辛苦
被问及搜救困难,赵汝珏表示,救援队共经历四次余震,而且当地气温炎热,白天气温达40度,即使晚上气温也高达30度,令到成员体力消耗非常严重。他又提及,部分倒塌物有石棉外露情况,故救援队成员要在炎热下戴上口罩,困难可想而知。他说今次救援队带备制冰机等物资,协助队员降温。
他提及当地登革热流行,救援队也没预计蚊患会如此严重。他感谢各部门协助采购蚊帐,减少成员受滋扰的情况。他透露部分队员感到劳累或出现缺水等情况,但休息过后身体无恙。
在倒塌酒店救出一名男伤者 现在已出院
他表示,今次救援队共出动468人次救援,当中5次与中国救援队伍合作完成。他忆述成员在一间倒塌的酒店,透过生命探测器发现生还者迹象,随即增派队员救援,由于地下至2楼完全倒塌,救援队人员需利用梯爬入3楼搜救,其后又用爆破器搜救,最终成功救出一名52岁缅甸籍男伤者,将他送往医院救治,他现在已出院。
41名消防人员自动请缨:只问几点出发,从来无问去唔去
赵汝珏表示,今次采取快速搜救队模式,减少人数搜索,在进一步搜救时才派出更多队员,保留队员体力。
他代表全体队员感谢各部门及家属,现时全团平安归来。他表示相比土耳其的救援经验,今次动员速度更快,迅速征集41名消防人员,他感谢队员没有抱怨,“佢哋只系问几点出发,从来无问去唔去”。他祝愿缅甸人民振作起来,早日完成灾区重建工作。
领犬员:搜救犬比人类更加辛苦和容易中暑
消防处搜救犬队领犬员蒋天朗指,今次搜救面对炎热天气挑战,搜救犬比人类更加辛苦和容易中暑,但搜救犬Twix仍然尽力完成任务,故很欣赏牠的表现。
蒋又指,救援期间十分想念家人,今次平安回来十分开心,因为可以见到未满1岁的儿子。“我个仔仲系好细个,10日冇见我已经觉得佢大个咗,我都惊佢会唔记得我。”
蒋太说,得知丈夫需参与今次救援工作后感到很担心,因为知道当地仍有余震,治安亦较差,指“每一日都唔知佢几时返嚟。”蒋太指,由于当地通讯受阻,救援期间仅能透过一早一晚的讯息了解蒋的状况。见到丈夫平安回来,她感到十分开心。
保安局政府保安事务主任黄国基忆述,出发前保安局希望在短时间内将搜救队送到当地,但由于许多航班受地震影响,保安局最终果断安排包机将救援队送往缅甸,令救援队成为其中一支最快抵达的救援队伍。保安局亦启动紧急事故监察支援中心,24小时支援前线队伍,实时收集不同单位资讯,协助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