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小栏后白凯文训练读医两不误 寄语勿放弃:熬过便明白值得

撰文: 林子慰
出版:更新:

2025年中学文凭试DSE笔试周二(1日)刚开考,曾是拔萃女书院“栏后”,现为港大医学院学生的白凯文是上届文凭试考生,回望过往考试,文武双全的她直言不容易。

为了同时兼顾训练及文凭试,她利用碎片时间温习,每天仅睡6小时,见到身边有人因文凭试放弃一年训练,她庆幸身边有队友共进退,互相支持,“见到佢哋做到,我都有多啲动力去做。”她寄语今届考生,“现在是最后直路,辛苦备考已久,要继续努力!(但要)知道人生并非由一个考试决定,之后还有更多可能性,熬过了便会明白所有辛苦都值得。”

为参与“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放弃应考生物科,白凯文当年最后考获最佳6科37分的佳绩。至于未来想当医生还是运动员,她笑说:“贪心一点,当然两个都要。”

既是运动员又是医学生的白凯文十分忙碌,周二(1日)下完课后便参与运动相关的讲座,完结后便来访问。(卢翊铭摄)

去年以“顶尖运动员计划”入读港大医学院

19岁的白凯文身兼多个身分,她目前是港大大一医科生,亦是香港田径青年代表,更是100米跨栏U18及U20的香港纪录保持者。

白凯文2024年时以“顶尖运动员计划”入读港大医学院内外全科医学士,如今已经历约半年大学生活。她表示,中学与大学十分不同,课程时间表的自由度较高,一开始较难适应。“但幸运的是,我一开始便认识了一班好朋友,会一起学习新知识,讨论去哪里温习及吃饭”,慢慢地便适应了大学生活。

被问到学习医科半年,对运动员训练有否影响、是否改变她的生活习惯?她表示,“绝对有”,因现时学习人体器官的运作,明白休息对身体影响深远,故比起过往更注重身体健康,会多了休息时间。相比中学时一日只睡6小时,她现时一日会睡7至8小时。

白凯文一周须上4天课,而且医科课业复杂,用她的话来说:“现时一堂lecture的知识,便是中学时一课(一个章节)几倍的资讯量,而且不能死背,必须知道所有概念。”

既是运动员又是医学生的白凯文十分忙碌,周二(1日)下完课后便参与运动相关的讲座,完结后便来访问。(卢翊铭摄)

在如此沉重的课业压力下,如何平衡学习及训练、有否考虑放弃田径?白凯文说,教练及自己会就大学时间表订制训练,例如早上上课,下午便去训练,一星期虽需训练3至4日,但比中学时更多弹性决定何时读书、温习、训练及休息。

至于有否考虑放弃田径,她表示,“当然闪过放弃(跨栏)的念头,有时会觉得笔记很难,无法记入脑,但也只是一时之间的想法”,她明白不可能每一分每一秒但很有动力,便会给空间自己沉淀。

有朋友为文凭试放弃训练 白凯文也想过二选一:幸有队友齐上齐落

白凯文“文武”双全,但是否每一位运动员都与她一般同时兼顾学业及训练?她坦言,中六时曾有朋友为应考文凭试放弃训练,自己亦曾怀疑自身能力,是否应放弃其中一项。惟凭著对田径的热忱,以及身边一众好友、队员与她齐上齐落,挺过文凭试及训练难关。

她表示,现时香港学生运动员最大的困境为未必有勇气追梦想,会太过著眼比赛成绩。“我都试过无信心,停滞不前,会质疑自己是否浪费时间,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如果享受运动,从中又有成长,这比成绩更重要”,冀望学生运动员不要失去对运动的热忱。

两个放松小秘笈:听慢歌及写字条

虽然人生看似一路顺风,但她坦言常常遭遇挫折,有状态不好的时候。“运动员道路上,挫折一定比风光及开心的时刻多。”白凯文称,比赛及考试时会紧张焦虑,但她尽量做好心理准备,让自己放松。她还分享了两个放松小秘笈,热身及进入比赛状态前,会听80年代的慢歌,以及写字条,提醒需注意的事项。

既是运动员又是医学生的白凯文十分忙碌,昨日(1日)下完课后便参与运动相关的讲座,完结后便来访问。(卢翊铭摄)

白凯文下年将升上港队成年组,她希望能打破现时13.87秒个人跨栏的最佳纪录,称该纪录是中六时创立的,“当时无谂更多,反而做得更好”,最近或太逼迫自己,日后将以平常心对待比赛。

至于想专攻什么医学范畴,她成现时才大一,未来有很多机会接触不同术科,想深入了解后才抉择。现时对运动医学及儿科较有兴趣,冀未来可用专业知识纾缓伤患对运动员的影响,例如令运动员受伤时可不必完全停止训练等。

问及日后要她在运动员及医生角色中择一,她会选择哪一个,白凯文自言“贪心”,“当然两个都要”。但现时想专注眼下之事,努力温习考试及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