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拨款|教大校长李子建:以教育质素为优先 减人手是最后一步
政府早前表明会调整八大下一个三年期的大学拨款。教大校长李子建今(20日)表示,理解政府财政困难,教大会“风雨同舟,携手并进”,无论如何会做好培育良师的使命,以教育质素为优先,并未有削减人手的想法,“减人手系最后一步”。
当局曾指出大学可使用财政储备,副校长(行政)方永豪表示,教大“比较年轻”,在储备上“一定不够老牌大学咁丰厚”,加上大部分储备已有特定用途,不能动用。他指会从行政方面节流,包括透过AI减省重复性工作,以及延后不急切的翻新工程。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下周三(26日)出炉,千亿财赤下,政府表明会调整八间资助大学拨款。教大校长李子建今(20日)出席新春传媒聚会,表示理解政府财政困难,教大会“风雨同舟,携手并进”,称培育良师是教大的使命和“责任道义”,亦是良好教育的基础,“无论点都好,我哋一定会做好自己工作”,希望教大的未来与香港教育未来紧密相连。
他表示,若资源紧张,就会排工作的优次,强调以教育质素优先,不能偏废,其次是教资会较重视的科研。另外,他指与内地、其他国家的合作并建立网络亦会先考虑,以配合政府发展国际教育枢纽。他称4月将公布策略发展计划,包括境外机构协作、科研计划及聘请人才等。
用AI减省行政工作 延后不急切翻新工程
至于如何节流,李子建指,暂时未有削减人手的想法,“减人手系最后一步”。他指,虽然大学发展要与时并进、发展人工智能等科技,但“AI几强都好,取代唔到教授同行政人员”。
副校长(行政)及校董会秘书方永豪表示,会从行政方面着手节流,例如以人工智能辨别学历相关文件真伪、协助分类文件等,以减省员工做重复性工作。
他又指,会按先后缓急延后部份项目,例如原定2026至28年进行的翻新工程,因该批教室、实验室和共享空间未算太旧,可以延后来做。
若拨款减3至5%算轻微 不因一时波动改变长远策略
被问到教大能承受多少减幅,方永豪表示没有计算,但指现时通涨约2%,如果拨款减3至5%,即在通涨之上减多1至2%,算是轻微。惟他重申,仍有待政府公布调整幅度及形式,才能针对优次来调较大学运作,目前大原则是投资在未来发展,不会因一时少少波动,而改变长远策略。
副校长(研究与发展)陈智轩则表示,会尽量配合政府,但指教大有别于“老牌大学”,很多学科需靠内部资金建造,本身已有一定财政压力,会“勒紧裤头”。
副校长方永豪:财政储备不如老牌大学丰厚
当局曾指出大学可使用财政储备,方永豪表示,教大每年尽量将资源用于学生,没累积很多财富,加上不是老牌大学,“我哋比较年轻,一定唔够老牌大学咁丰厚”。他续道,大学每3年或6年订立策略发展计划,大部份储备已有既定用途,“唔郁得”,仅余少量应急钱可动用。他担心,如减幅太大,有可能须叫停特定用途的项目拨款,但已与外国大学签署的合作,则不能毁约。
整体师训学额未必削减 调整各课程比例
政府即将公布新一轮师训学额,副校长(学术)郑美红表示,整体培训人手未必削减,但各课程的比例会有所调整。她举例,学位教师教育文凭课程(PGDE)及一年课程的需求更大,会相应地增加学额,而四年课程的学额可能相应减少。
至于经济低迷会否影响筹款,方永豪表示会有困难,“个个都担心”,指慈善机构的投资回报不好,会审慎地拨款。惟他指教大筹得资金仍有稳定增长,相信善长仁翁支持投放于教育,会继续积极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