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署庆祝成立35周年 回顾香港蜕变历程 展望未来无限机遇
规划署于2月12日举行“规划署35周年开幕礼”,由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左二)、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右二)、发展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何珮玲(右一)及规划署署长钟文杰(左一)一同主持开幕仪式,并于活动中率先发布35周年短片及纪念特刊,回顾规划署每个举足轻重的里程碑及分享部门的规划工作与成果。开幕礼吸引了逾百位嘉宾出席,包括立法会议员、合作机构及专业学会代表、发展局及其辖下部门代表、规划署现任及前任同事等,共同见证规划署的卓越成就及对香港发展的贡献。
规划署自1990年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发展重任,凭着专业精神及前瞻性视野,在香港蜕变成“亚洲国际都会”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时表示:“城市规划是都市发展其中一项最上游的工作。这一项工作从来都不容易,毕竟香港地少人多,居住用地、工商发展、运输基建、休憩空间、乡郊保育等,不同的用途相互牵引,有时甚至构成竞争。如何平衡不同的需要,推动香港社会多元和可持续发展,相当考验规划工作的功夫。但是,香港从来都是善于在相当有限的土地环境和条件下发挥最大的价值,甚至是创造奇迹。我为规划署同事们的工作和贡献点赞。”。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亦表示现时造地不再局限于发展房屋,亦会为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以至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作出筹划。而在准备和提供土地过程,政府亦求变创新,不断进行变革,为香港今后发展建立良好基础。她同时勉励规划署同事不断进步,为香港的可持续、宜居和更多姿彩的未来,继续发光发热。
为庆祝规划署成立35周年特别摄制的35周年短片亦于开幕礼中率先发布,回顾发展里程,展望未来机遇,按此观看短片 。
因时制宜:与时并进的城市规划
规划署负责制订可持续和具抗御力的空间发展策略和计划,作为未来发展和进行策略性基础建设的指引。规划署在过去数十载,始终秉持“因时制宜”的原则,积极应对香港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挑战。
90年代香港回归祖国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迅速发展,规划署在《全港发展策略检讨》中,确立长远的规划框架,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港口的地位。其后,规划署于2007年公布《香港2030:规划远景与策略》,强调土地利用、交通运输与环境三者的相互影响,并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配合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定位。直至2021年,规划署完成《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香港2030+》),提出了策略性空间规划框架,涵盖多项重点发展项目如北部都会区等,以扩大香港的发展容量、提升宜居度和达致更均衡的空间发展模式。这些规划不仅见证了香港的发展历程,更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本地城市规划,香港亦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规划署会继续把握个中机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对接与合作,为香港和整个大湾区作出贡献,并进一步提升香港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
灵活规划:应对土地需求 推动多元用途
规划署亦负责法定与地区规划工作。作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执行机构,规划署负责制订、监管及检讨规划图则、规划政策和发展计划。在地区层面,各个地区规划处负责地区规划工作及就土地用途适时作出检讨,在过程中会与不同社会持份者就相关规划议题紧密联系及交流,以拟定切合社会需要的发展建议,务求善用本港珍贵的土地资源。
为配合城市发展和社会对优质生活环境的需求,规划署适时完善和优化《城市规划条例》,精简制订法定图则和规划申请程序,让规划制度更公开、透明,并提升公众参与度;以及加强对新界乡郊地区违例发展的执管。透过用地规划检讨,例如将传统工业区改划成商业区、改划空置校舍用地等,规划署务求与时并进,更加灵活运用土地,为社会带来最大效益。
为应对旧区建筑物及人口老化、居住环境挤迫、街道互联网设计过时及社区设施不足等多重挑战,规划署多年来积极与各政府部门及持份者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旧区转型。规划署与不同持份者进行多项包括涵盖旧公共屋邨重建、历史建筑保育及活化、地区更新重建计划及行人环境改善措施等研究及计划,籍此优化旧区的生活环境与设施,为市民创造更宜居的社区。
走进社区:推动公众参与 培育未来规划人才
规划署多年来透过多元化的社区活动,例如到访学校、流动展览车等,深入社区,积极向公众推广规划事务,特别是启发年青一代对城市规划的兴趣及参与。同时,位于中环爱丁堡广场的展城馆作为香港首个以规划和基建发展为主题的展览馆,不仅展示了香港的规划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更成为促进公众教育及专业讨论的重要交流平台,并呈献了不同专题和特别的展览,去年参观人次超过十万。此外,规划署亦心系社会,于2022年成立规划署义工队,积极参与多项关爱活动,接触了不同的弱势社群包括长者、幼儿和少数族裔等,将关爱精神带到社区各个角落,进一步拉近规划工作与市民之间的距离,体现规划署对社会的承担与关怀。
另一方面,规划署同样重视提升现职及未来规划师与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与国际视野。作为成立35周年活动系列的一部分,规划署将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本地专家分享见解,促进知识交流及专业讨论,让团队紧贴最新的城市规划发展和趋势。
从《全港发展策略》到《香港2030+》,从新市镇到新发展区及旧区重建的规划,每一步都见证了规划署在应对经济、社会及环境挑战中的努力与创新。如规划署署长钟文杰所提及:“规划署会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继续积极推展和落实不同规划项目,促进优化土地用途及均衡发展,让市民生活得更美好。”展望未来,规划署将继续以35年来的经验和前辈留下来的智慧作为持续进步的动力,并与各界为香港携手划出更多可能,创造无限机遇。
想知道规划署如何在过去35年间规划出今时今日香港的城市面貌、预视香港未来的重要发展及紧贴最新35周年特别活动,立即赞好及追踪规划署的Facebook及Instagram专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