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无惧政府打压 小贩赶制“美食车”遍地开档

撰文: 黎静珊
出版:更新:

新春佳节,小贩和普罗大众想在街头“揾食”,先要应付铁马、围板与食环。仅在农历新年才出现的平民夜市,淘大花园往地铁站桥底空地率先沦陷,被政府围板围封。去年食环署在民建联区议员要求下,农历新年“严厉取缔”深水埗桂林街熟食小贩,“桂林夜市”已被打散,散落旺角等区。不过,依然有老小贩密锣紧鼓,暂时放下舖头生意,亲手搭制小贩战车,准备今个农历新年间走上街头,大展手艺。

“肠粉大皇”曾启新,在深水埗桂林街摆小贩档30多年,即使已开店,今个农历年仍造小贩车回发迹地延续美味。(陈焯𪸩摄)
做厨房,又做过装修,新哥双手满布伤痕。(陈焯𪸩摄)

下午3时许,深水埗汝州街的“新记肠粉大皇”还未营业,老板曾启新(新哥)拉开半闸开舖打点,除了楼面,收拾厨房、处理米浆、拉肠粉……新哥样样亲力亲为。眼前的老板,其实曾是个兼职小贩。小小的肠粉档却是极不简单,他用的豉油,是经过药材煮制,却对材料三缄其口。另一个秘密是制作米浆的厂房。爷爷留下的石磨虽已成为店内装饰,新哥仍坚持用顶级粘米,设自家厂房制作米浆。【猴年专页:齐鼓掌!衣食住行贺年大攻略】

在桂林街摆小贩档30多年,新哥曾被小贩管理队收走小贩车。小贩车每个部件,都由新哥一手组装而成,他形容当时“哭也哭不出来”,不过都体谅小贩管理队只是“打份工”。去年为了一班捧场客,他决定“落地生根”,开设地铺。但荣升老板后,新哥愁容多于喜色,叹道“做一年蚀足一年”。说到小贩政策,新哥心中有气,先骂政府“唔系人才系蠢才”,再“问候”逼迫小贩的区议员,反问如果不断打压小贩,“香港何来特色”?

新哥卖的不只是肠粉,更是浓浓的本土味道。(陈焯𪸩摄)
“做小贩数十年,如果(政府)找我商讨,一定将小贩中心搞得有声有色!”
“肠粉大皇”曾启新

街头小贩,看似跟挨贵租的地舖商户角色对立。不过,新哥即使已自立门户,仍希望店外小贩“越多越好”,因为小贩区可带动人流,一些不光顾小贩的行人“走累了也能喝杯咖啡”。他始终难忘小贩档热闹气氛,怀念街边风味多元化,即使挺而走险,农历新年都一定把握机会,“回到街头”,回到发迹地桂林街开肠粉档。

米浆制作斋肠,配合秘制豉油又香又滑,不过肠粉大皇推介蘸黄糖最滋味。(陈焯𪸩摄)

新哥梦想中的小贩天堂,是深水埗通州街天桥底。熙来攘往的街道,美食当前,匆忙的香港人驻足,叹一串鱼蛋、一客肠粉,再继续为口奔驰。记者说政府推行美食车先导计划,他原来并不知情,反问:“是吗?何时申请?哪儿可取表格?”

一直关注小贩问题的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组织干事李大成指,去年食环署早在深水埗桂林街挂满横额“严厉取缔无牌熟食小贩”,并安排职员驻守,但今年暂未见横额。联区小贩发展平台成员叶宝琳则搜集了去年香港各区小贩夜市地点,希望今年能够重拾美味。叶宝琳感叹九龙湾、上水彩园夜市地点分别被围板及铁马阵围堵,小贩未至先占据行人道,批评政府难为小贩、难为行人,甚至难为食环人员农历年执勤。

“为何不能让人开开心心呢?”
联区小贩发展平台成员叶宝琳
香港人对街边炒栗子定不会陌生。(梁鹏威摄)

她认为,小贩能重夺公共空间,打破地产霸权,同时延续本土美食文化,改善基层生计。她希望,市民农历新年能开心“扫街”,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也可反思为何新年才能“扫街”,支持透过设计和规划让小贩融合社会,平日都可以品尝街头美食。不过,她对现时食环署铁腕下,能否重发牌照有保留,建议当局从小贩发展角度出发,先作检讨,再增加牌照数目。

政府推行美食车先导计划,苏锦梁局长扬言入场费需60万。《香港01》直击小贩车制作过程,从木条到“小贩战车”,逐步解构。让小贩以行动证明,草根美食车,何需60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