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学生会长:学生自治空间收窄抗争难走前 愿与校方协商冀聆听

撰文: 胡家欣
出版:更新:

中大学生会干事会遭校方“割席”,3月1日正式上任,全体即日辞任;同日理大学生会如期上任,是八大之中唯一顺利换届的学生会。
理大学生会新任会长胡伟权直言,国安法实施后,学生自治空间收窄,“明年今日唔知仲有冇学生会”,抗争空间今非昔比,即使有被捕心理准备,也难以走在前线,举办政治活动,要顾及属会及参与受众的法律风险。
在法律“红线”下,胡伟权指,校方早前答应恢复恒常沟通,只要不影响学生自治,学生会愿意与校方沟通协商,“第一步唔会硬碰硬,因为未必有意思。”

八大学生会之中,暂时仅理大学生会顺利换届。(余俊亮摄)

《港区国安法》实施超过半年,八大学生会陷入“断庄”潮,目前唯独理大学生会内阁“焕曜”成功当选,本周一(1日)顺利上任。与过往多届学生会不同,今届内阁成员年纪轻轻,“齐庄”18人中,近九成是一年级生,包括年纪最小、修读屋宇设备工程的会长胡伟权。

胡伟权十年以来保持光头造型,被庄员戏称“理大Bob叔”,他外表成熟,却只有18岁。新生担当学生会“大旗”,在学界情况罕见,他肩负重任,主因沿于“理大围城”一役。

我身为呢个地方嘅学生,更加要尽自己一份力,去守住呢个地方,延续运动嘅精神。
胡伟权
有“理大Bob叔”之称的胡伟权,虽然外表成熟,却只有18岁。他说,早于2014年受到占领运动启发,积极关注及参与社会事务。(余俊亮摄)

理大学生会成员多一年级生 围城一役触发上庄

2019年11月17日,理大首日爆发冲突之时,正是胡伟权生日,校园烽烟四起,一幕幕冲突画面,令他难以忘怀,触发上庄念头,“呢个地方,聚集几代人对公民权利嘅憧憬,争取应得嘅权利,佢哋当初为咗香港,牺牲前程与未来,我身为呢个地方嘅学生,更加要尽自己一份力,去守住呢个地方,延续运动嘅精神。”

反修例事件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政治启蒙时刻,一年级英文系外务副会长张心怡是应届文凭试考生,经历过朋友被捕、家人朋友轻生,直言运动影响好深,促使她立志上庄。满怀壮志的她,清楚明白现实局限,“单单做一个学生会,就话想改变社会,其实好vague(模糊)、好流嘅野,如果改变唔到出面嘅人,咪先改变呢度嘅人。”

如果改变唔到出面嘅人,咪先改变呢度嘅人。
张心怡
一年级英文系外务副会长张心怡表示,家人曾反对参与学生会,但她依然坚持,希望藉学生会“深耕细作”,举办校园活动,令大家多了解本土文化、多思考民主发展。(余俊亮摄)

举办活动不再想做就做 强调非“去政治化”

《港区国安法》去年7月实施后,本港政治空间急速收窄,学生会处境亦不能幸免。中大校方指内阁“朔夜”参选宣言及政纲违法,要求“割席”,并暂停代收会费及提供场地等,最终“朔夜”周一宣布全体请辞。去年11月理大学生会原计划在报章刊登头版声明,又举办电影放映会纪念反修例运动,理大校方以类同手法警告,学生会被逼终止原有计划。

两人当时有份策划活动,早已有所体会。胡伟权认为,国安法下学生会自治空间大幅收紧,去年7月警方进入学生会室搜证可见一斑,政府密切监视学生会举动,以至大学对学生会取态,在国安法新“红线”下,学生会须谨言慎行,抗争模式不能如昔日般“走得咁前”,校园政治活动会有所减少。他说,内阁早有被捕心理准备,但国安法之下,举办活动“唔似以前想做就做”,执行上须考虑法律风险,以免拖累属会成员、甚至参与活动的受众。

张心怡指,学生会非“去政治化”,对于社会事务,学生会依然会发声,但身处学运低潮,众人身心俱疲,要学懂“深耕细作”,未来会举办本土文化祭,让学生多了解本地文化及身份认同,年中计划举办有关学生运动及各地民主历史展览,借古鉴今,思考前路。另外,亦会继续争取及保障学生福利及权益,凝聚同学,增强对学生会的归属感。

理大学生会18人,近9成均是一年级生,18岁的会长胡伟权更是年纪最小。他笑言:“承蒙庄员厚爱……系错爱。”(余俊亮摄)

会长指与校方沟通非妥协 若影响学生自治必捍卫

至于理大学生会与校方的关系,胡伟权认为,双方并非必然对立,早前曾接触校方,感觉大学对学生会取态并非强硬,愿意释出善意,重启两年前的沟通机制,答应每一至两个月定期与学生会会面,就校政及不同议题交流,料有高层参与,但不包括校长。“佢有佢哋低线,特别系掂到违反法例嘅活动或言论,(校方)唔想学生会因言论触犯法例,令大学对学生会有动作,佢哋话系唔想。”

在现时的政治环境下,胡指,学生会愿意先了解立场,尝试在对话中寻求突破、协商,“第一步唔会硬碰硬,因为未必有意思,大家都无下台阶”,但强调学生会并非妥协,若然校方措施影响学生会自治,必然会全力捍卫。“大家有咩系正式会议上倾,希望有会议纪录,畀返公众知道,我哋倾咗咩、有咩条件,当我哋觉得学校意见或建议唔合理,大可以公开。”张心怡认为,与校方对话是否有效,要视乎他们是否“耍官腔”,若是用心协商,双方就会有沟通空间。

学生系理大比较重要一环,如果连学生都唔愿见,连学生声音都不愿意听,作为一间大专院校校长系唔可取。
胡伟权
两人年纪仅18、19岁,参与学生会早有被捕心理准备,只盼履行岗位使命。(余俊亮)

中大学生会内阁请辞恐断庄 八大暂只理工大学学生会成功当选

中大学生会当选内阁“朔夜”请辞 指成员及家人近日接死亡恐吓

+3

盼校长大学管治以学生为本

滕锦光2019年7月出任理大校长,近日首度开腔回应理大冲突事件,又自评“表现不错”,张心怡说,观乎校长的言论,“唔觉得佢系一个好好嘅校长”,但学生会会争取对话,以了解“同温层”以外人士的声音。
滕锦光在反修例风波期间,未曾与学生会面,仅在疫情期间,举办过网上及实体会面,合共两次会面。胡伟权指,上任后未获校长约见,他期望对方大学管治上以学生为本,“学生系理大比较重要一环,如果连学生都唔愿见,连学生声音都不愿意听,作为一间大专院校校长系唔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