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邀大学生为基层制家具 科大生用剩木为共居长者手制厨柜
受土瓜湾重建影响的黄婆婆,为今年计划的受惠对象之一。她于2018年迁入共居单位,惟缺乏合适的厨柜。科大的学生义工探访后,利用剩木为黄婆婆打造一个木柜,更趁著农历新年将至为婆婆送暖。
市建局“学建关爱”义务工作计划,于2017年起与大专院校学生合作,为有需要家庭亲手设计及度身打造家具。
婆婆收柜大赞好靓
黄婆婆现居土瓜湾唐楼一个共居单位,4名科大学生亲手将木柜搬进单位内,更送上新的米缸、防滑垫等。黄婆婆收到木柜后露出笑容,“好靓 ,好多谢班学生牺牲自己学业时间。”
黄婆婆原居于土瓜湾庇利街/荣光街旧楼单位,受市建局重建项目影响,于2018年迁入丽华街的社会房屋项目,与另一个家庭共居一个单位。不过,由于缺乏合适的厨柜,只能将调味品、米,甚至厨刀放于一个胶架。除需要长期弯身拿取物品,随处放置的厨刀亦会构成危险。
学生亲身探访了解所需
为黄婆婆度身制造家具的义工队为4名科大学生,他们分别就读工商管理学士课程及理学士课程。其中廖同学指,于10月时曾探访黄婆婆,了解到她平日需要弯身从胶鞋架拿取用品,而胶鞋架窄细不实用。因此团队设计了一个3层的木柜,让婆婆可以放置调味品,当中设有抽屉以方便拿取用品;而过往婆婆的米缸放于地上,现则可放于木柜的顶层;因应单位有老鼠出没,设计木柜时亦刻意架起柜的底部,以防老鼠进入柜内。
廖同学指,由设计到完工需时两至三星期,当中最困难的为对于木板的组合缺乏认识,设计时有不少不可行的构思,“有好多天马行空想法。”他称幸好有设计师及工作坊的人员协助,最后于6至7小时内完成作品。他又称,与婆婆相处时间感到开心,亦有为她送上防疫用品。
今年共有104名义工参与“学建关爱”,包括86名来自港大建筑学院、中大建筑学院及科大不同学系的学生,另有市建局员工参与。计划的受惠对象为18名居于土瓜湾、观塘及中西区的基层家庭,包括6户为受重建影响的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