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答风波.拆局】建制中人:财爷陷窘境因犯两错误
盛传将会“冲红灯”参选特首的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12月5日)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时,拒绝回答4名被政府提出司法覆核的议员提问,令民主派和建制派都大惑不解,究竟整件事的真相如何?据了解,曾俊华是在上周末,主动就出席立法会时应否回应相关议员征询律政司取意见,而律政司的回复是林郑月娥在10月底给予主法会主席的信件,即当时应对青年新政梁颂恒和游蕙祯时的立场,结果闹出一场“拒答议员风波”。有建制中人分析,曾俊华在事件中至少犯下两个“错误位”,令自己陷入今日的窘境。
曾俊华昨日出席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开场发言时,一字一句读出拟定的文稿,指根据律政司的意见,由于政府现正就4位立法会议员刘小丽、姚松炎、罗冠聪及梁国雄等人的议员资格提出司法覆核,所以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前,他会跟从早前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同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发出的信件,不会回应这4位议员的提问和意见。但下午政府口风急转弯,林郑月娥更指会回答所有议员的提问,曾俊华被政府高层“跣”的揣测四起,特首暗战白热化的阴谋论更不胫而走。
错误理解林郑信件
知情者透露,曾俊华知道昨日需出席财经事务委员会回应议员提问,故在上周末预先主动向律政司取法律意见,从而决定如何应对被港府司法覆核的四名议员提问,而律政司的回复,就是林郑月娥10月31日及11月8日致主法会主席梁君彦的信件。记者翻查信件,林郑只在信件中称由于青年新政梁、游二人当时尚未宣誓,而事件已进入司法覆核,同时刘小丽亦未宣誓“故公职人员在出席立法会或其他委员会会议时,只会回应已依法妥为作出立法会誓言的议员的问题和意见”。故此,曾俊华在昨日会议上读出的声明,明显是理解错了林郑月娥发予梁君彦的信件内容。
照本宣科自陷困境
曾营中人认为,曾俊华作为管治班子一员,若不跟随律政司意见或事前不征询意见,会给人自行其是的印象,有违政治伦理,不管如何做都会跌入这个无可避免的“陷阱”。不过,许多建制派中人并不是这样想,认为曾俊华之所以落入今日的被动处境,皆因他犯下两大错误。
首先,曾俊华作为财政司司长、港府最高层级政治官员,对四名被港府司法覆核议员的处理,应有自己的判断,根本毋须问律政司意见,特别是法庭尚未对政府的司法覆核申请作出批准,“稍有常识都知4人仍是议员身份,毋须特别处理”。
再者,即使律政司提出意见,曾俊华亦应知道今日的情况与信件提及的情况不同,因为信件中指明因当时梁颂恒、游蕙祯和刘小丽都尚未正式宣誓成功,所以公职人员才不回应他们的提问及意见,但昨日刘小丽、姚松炎、罗冠聪及梁国雄都是已宣誓的议员,不能相提并论:“曾俊华没有思考过滤,照本宣科,不撞板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