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炎症性肠病急升 中大医学院获逾1500万开展国际研究

撰文: 朱海棋
出版:更新:

全球炎症性肠病病例急升,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亦因其中一款炎症性肠病而提早退休,患者病情反复会引致大便出血、肠穿、关节痛、肝脏发炎等。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指,香港2000年每10万人只有0.1个新症,2010年已升至3个,估计2020年跃升至80个,相信饮食习惯是导致炎症性肠病的高风险因素,正联同29个国家或地区展开全球研究了解最新情况,一年后亦会推出大便测试,让市民得悉自己肠道健康程度。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黄秀娟(左)、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麦咏欣(右)。(朱海棋摄)

安倍晋三患溃疡性大肠炎提早退休
炎症性肠病分两种,分别为溃疡性大肠炎及克隆氏症,安倍晋三便患上前者疾病。炎症性肠病是慢性疾病,亦可能伴随患者终生。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黄秀娟指,病人病情反复,几个月便会出现肚泻、大便有血、肠穿、关节痛、眼红肿、肝脏发炎,安倍晋三便被疾病困扰数十年。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亦因其中一款炎症性肠病而提早退休,患者病情反复会引致大便出血、肠穿、关节痛、肝脏发炎等。(资料图片)

炎症性肠病与不健康肠道微生态有关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麦咏欣解释炎症性肠病,跟不健康的肠道微生态有关,健康的肠道应有种类及数量丰富的微生物,越少就越不健康导致微生态失衡,情况有如森林大火,肠道持续发炎,肚泻等病征一直出现,而微生态失衡者较健康人士更易诱发成更严重的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原本只在欧洲出现,后来中国录得首宗个案,而香港在2000年每10万人只有0.1名新症,至2010年已增至3人,粗略估计2020年升至80人,香港、广州、澳门并列亚洲炎症性肠病急升首位。黄秀娟指,饮食习惯是其中高风险原因,相信跟城市化进食较多食物添加剂有关,包括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及聚山梨酯(polysorbate-80),加工食物为肠仔、午餐肉、雪糕、蛋糕、花生酱及蛋黄酱等;服用太多抗生素亦会减少益菌,令恶菌横行。

20至40岁及60至80岁为炎症性肠病病发高峰期
黄秀娟表示,20至40岁及60至80岁为炎症性肠病病发高峰期,暂时未清楚原因,而病发后6个月内是治疗黄金时间,7成人病情大大好转,治疗方法为服用类固醇、免疫及生物制剂,严重者要做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肠道。

黄秀娟提醒市民要避免进食加工食物及过多抗生素、进食高纤维食物及食用益菌补充剂,中大一年后亦会有大便测试供市民了解自己肠道微生态健康程度。中大医学院亦获美国赫尔姆斯利慈善基金,再捐赠1,550万港元,并跟29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招募超过500人研究炎症性肠病研究,为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