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前限聚措施难放宽 专家:港府错失抗疫“黄金两星期”

撰文: 林颖娴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社交距离措施再被延长两周至1月20日,政府已表明在农历新年前放宽的机会不高,当局更会在有需要时探讨针对家庭聚会的措施。本港抗疫一年,全球多地仍活在疫情阴霾下,冬至、圣诞、新年均无法与亲友欢聚,农历新年亦难言喜庆团聚。
反观其他华人社会,除了台湾疫情受控外,新加坡疫情亦逐渐放缓,限聚人数由5人放宽至8人,市民亦可外出用餐,当地餐厅人头涌涌;至于马来西亚,虽然首都吉隆坡等地疫情反弹,惟政府明言不会禁止家庭欢聚过节。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港府在应对疫情反弹上不够果断迅速,错过抗疫的“黄金两星期”。他认为若市民未来一个月减少外出和高风险活动,农历新年前后仍有望放宽限聚令至6人或以上,届时便可两、三个亲密家庭共享团圆乐。

梁子超对农历新年前放宽限聚令抱审慎乐观的态度,但强调大前提是市民现时要防止进行高风险活动,减少外出。(资料图片)

本港第四波疫情有缓和迹象,但陈肇始今早在电台节目形容确诊数字回落速度缓慢,而且源头不明病例仍占整体个案约三分之一,显示社区仍有传播链,她再度呼吁市民遵守限聚令等的社交距离措施,不要参与跨家庭聚会,明言有需要时会再探讨规管家居内的家庭聚会。距离农历新年仅余一个月,陈肇始亦说对过年前放宽措施“不敢乐观”。

马来西亚疫情近日亦出现反弹,首都吉隆坡、雪兰莪州和沙巴是三大重灾区,负责协调疫情管控措施的国防部去年底宣布,延长这些州份的“有条件行动管制令”至下周四(14日),禁令包括限制市民跨区域出行、关闭学校等场所,当局亦禁止民众举行公开庆祝活动,但强调不会禁止个人或家庭庆祝新年。

▼2020年除夕夜海傍倒数人潮▼

+2

至于马来西亚其他地区,则继续实施“复原式行动管制令”,将部分限制松绑,不再限制民众跨州活动,民众能在国内旅游,商场、电影院、夜市与发廊服务等亦能重开,但仍要遵守卫生部的社交距离规定。

新加坡放宽限聚 表演活动可容纳250人

新加坡疫情逐渐放缓,当地政府陆续放宽多项措施,并在去年12月28日起,进入第三阶段解封,包括将外出聚餐和家庭访客人数放宽至8人,宗教聚会活动和艺术及文化表演活动的现场人数限制亦放宽至250人,市民能重投节日怀抱。

至于内地近日录得本土病例,专家形容是“零星散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建议,家庭私人聚会控制在10人以下,呼吁市民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流感病征则不要出席相关聚会;而50人以上活动则要制定好防控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前亦表示,在元旦和农历新年,内地已没必要禁止出行,但不鼓励到国外和内地已被列为中风险的地区。他又强调出行要注意三点: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距离。

梁子超指,本港的确诊数字有下跌趋势,若能做到每周下跌一半,尤其是源头不明个案,4周后将跌至低单位数,相信届时限聚令有望放宽至6人或以上。(资料图片)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指,本港疫情较其他华人地区严峻,主要因为上一波疫情的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得太快、太急”,甚至不再对部分场所设人数上限,又让南亚入境入士自行乘公共交通公具到非检疫酒店隔离,形容当局在内防和外防方面均“失策”,令病毒迅速传播。他又指,政府未有在疫情现反弹形势的两周内,收紧相关措施,错过抗疫“黄金时间”,传播链遇上“跳舞群组”后,令疫情一发不可收拾。他指,反观新加坡,当地政府在外籍劳工宿舍爆疫后,已随即作出应对,令疫情能在短时间内受控。

▼社交距离措施 再延续至1月20日▼

+9

梁子超又指,本港的确诊数字近日有下跌趋势,若能做到每周下跌一半,尤其是源头不明个案,4周后将跌至低单位数,相信届时限聚令有望放宽至6人或以上,容许两至三个家庭的跨家庭聚会。但他强调,大前提是市民现时要防止参与高风险活动,减少外出。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亦认同,港府抗疫速度较外地缓慢,连澳门也比不上,才令本港疫情愈趋严峻。惟他对农历新年前放宽限聚令感到悲观,他解释第四波疫情较第三波更严重,加上联合医院和玛嘉烈医院等相继爆疫,显示社区仍有许多隐形个案,预料要至少4个月才能清零,形容若政府在农历新年后已能平息疫情“已经好叻”,因此估计社交距离措施在未来一两个月也未能松绑。

曾祈殷预料,要至少4个月才能清零,形容若政府在农历新年后已能平息疫情“已经好叻”,因此估计社交距离措施在未来一两个月也未能松绑。(资料图片/黄宝莹摄)

他又指,若本港在未清零便放宽限聚令等措施,只会令引发第五波疫情,除了饮食及零售业界要再“挨多10几个星期”,港府届时亦没有足够人手兼顾疫苗接种计划,直言港府每一波疫情都在学习,但全社会却要为港府的决定赔上代价。

被问到为何第4波疫情回落得较以往慢,他提到第三波疫情时,政府未有扩大检测,形容当时的确诊数字归零或只是“自己呃自己”,现时社区更多检测,相信确诊个案能反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