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发现寨卡病毒新干扰素疗法 减并发症机会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寨卡病毒可引起婴儿小头症、睾丸炎等问题,有效治疗方法暂仍欠奉。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新疗法治疗寨卡病毒,相信可减少多个器官及睾丸出现炎症机会。研究团队相信,新疗法或适用于部分有严重并发症的寨卡病毒患者。此研究刚刊载于国际科学杂志 EBioMedicine。
寨卡病毒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蔓延,包括东南亚地区。本港亦已出现第2宗外地输入寨卡病毒感染个案。寨卡病毒不仅通过蚊子传播,亦可透过其他途径,如性接触或由母体感染胎儿。寨卡病毒与先天性小头症和严重神经性并发症亦有关。现时医学界未有认可针对寨卡病毒的治疗药物和疫苗。
是次研究在已接受类固醇抑制免疫系统的小鼠体内,注入寨卡病毒,除发现病毒扩散到小鼠体内多个器官之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当停止使用类固醇抑制小鼠后,大部份器官出现严重的炎症,其中不少睾丸严重受损。研究团队进一步测试了两种获临床批准的干扰素治疗,与没有接受治疗的小鼠比较,使用了干扰素治疗的小鼠存活率大大增加,并减少了体内的病毒量和炎症。
寨卡病毒可引发睾丸炎 建议长期跟进男感染者
研究团队认为,当干扰素治疗的潜在益处超过药物的副作用时,此疗法可能适用于部分有严重并发症的寨卡病毒患者。有份负责是次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陈福和解释,干扰素本身是一种自身免疫力的物质,使用干扰素会令人有类似感冒症状的副作用,例如发烧、肌肉痛。孕妇使用干扰素亦未必安全,可能影响胎儿发展。他强调,大部份寨卡患者病情轻微,甚至无病征,因此只是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可考虑使用干扰素治疗。
此外,由于寨卡病毒可引发睾丸炎,研究团队建议日后应对感染了寨卡病毒的男性作长期跟进研究,以监察患者及康复者的生育能力和睾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