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批申请交津繁复 越南裔照收中文信

撰文: 何宝仪
出版:更新:
社区组织协会联同十多名基层劳工,到立法会申诉部要求放宽申请交津的手续及资格。(何宝仪摄)

政府自2011年推出鼓励就业交通津贴,每月津贴金额600元,社区组织协会批评津贴金额多年来没有调整,未能追上通胀,又有越南裔女士指已向劳工处表明不谙中文,但处方仍坚持寄中文信件给她,社协联同十多名基层劳工到立法会申诉部要求放宽申请交津的手续及资格。

 

来自越南的陈女士,早已向劳工处表明不谙中文,惟处方寄给她的信件却全是中文,且不助其填表,她只好请求朋友帮忙,“交齐文件后,劳工处又多寄两封中文信,要求我两星期内补交,但我也不知是什么。”

 

67岁的霍女士的儿子则连续2次申请被拒。因以往她与儿子同住,处方要求霍公开其资产存款,“但我现在再没有跟儿子住,处方还是要我公开,说我说谎。”不少基层批评,交津资助金额少,但申请手续教关爱基金更繁复,部分零散工难以提供工作证明,未能受惠。

 

社区组织干事吴卫东表示,处方审查手续繁复,一人申请住户申请需提交全部家庭成员资产证明,而处方更试过直接致电雇主,追查受雇情况;而零散工经常转换雇主,不少雇主嫌麻烦,不肯填写工作证明,令散工较难申请。

 

劳工处回复《香港01》查询指,今年接获78,278宗交通津贴申请,如散工人士未能提供工作入息或工作时数证明,可填写“自雇或散工记录声明书”。另外,处方设有传译服务,协助少数族裔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