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气温降疫情难受控?专家指低温增传播力 更忧输入病毒
天文台预告本港下周渐转清凉,市区最低温降至摄氏17度,部分地区或降至14度,开始感受到冬天的气息,但在新冠病毒的活跃季节,疫情会否因气温下降进一步恶化?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认为,本港的冬天温度未算太低,但担心欧美等地区在冬天疫情严峻,会透过回流本港的留学生或空运货物,加剧本港疫情,故认为港府应做好把关工作。
▼11月16起收紧防疫措施▼
天气渐冷,欧洲多国疫情反复,部分国家甚至需要封城应对新一波疫情。气温下降令新冠病毒活跃,根据港大医学院早前研究,发现在摄氏4度下,病毒在14日后仍然稳定;在摄氏22度下,病毒在14日后才失去感染力;在摄氏37度下,病毒在2日后便失去感染力。研究指出,温度会影响病毒的稳定性,在愈高温的环境下,病毒越快失去感染力。
梁子超解释,病毒在体外没有新陈代谢迹象,其结构能否保持入侵细胞及繁殖状态,视乎温度。根据热动力学,他指出随温度升高,病毒分子震动加快,“震得多就会震散”,影响病毒结构,在环境中保持稳定时间缩短,令传播力减弱;相反,温度下降,病毒结构稳定时间变长,变相传播力会增强。他指,气温下降,病毒在环境保持活性的时间会增加,时间长短亦受传播媒介影响,例如粪便、空气等均有差异。
梁子超忧输入个案加剧本港负荷
踏入秋冬,校园上呼吸道疾病爆发,梁子超解释,天气转冷及湿度下降,区域性污染问题严重,导致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及影响防御力,导致呼吸道感染情况上升。至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在冬天会否增强?他指,新冠肺炎疫情初发时亦在冬天,认为“并非在冬天就控制不了”,愈早发现、愈早控制,可避免下一波发生,担心迟疑观望疫情,将一发不可收拾,若不收紧社交距离措施,令病源不断倍增,短期内个案追踪、隔离措施受压,或无力控制疫情。
梁又指,香港冬天温度未算太低,但担心欧美等地区疫情恶化速度快,增加本港输入个案。他解释,当疫苗未到位、疫情不受控,病毒或随人口流动渗入其他社区,故要小心回流的留学生。即使疫情开始受控,他认为在检疫方面要留意冷冻链物流、空运货物,若来源地大爆疫,残余病毒或留在货品表面上,增加机场负责处理员工的感染风险。
他说,对温度下降加上回流潮感担心,但认为“仗都要打”,当疫情入侵时,最好是把疫情排除在“城墙”以外,但当病毒深入社区、遍地开花,资源超负荷,担心会重蹈欧美覆辙。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补充指,冬天病毒传播会否加剧,取决于政府能否找出隐形传播者及其紧密接触者,及时检疫隔离,故政府防疫措施必须“快狠准”,不应设宽限期,同时要考虑应否推行在家工作及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