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质疑港府高风险区定义与全球疫情脱节 倡采分流措施减感染
早前有高风险地区免检疫人士,于机场未等候检疫结果后已离开,其后确诊并传染予同住家人,遭专家斥为漏洞。港府今日(11日)公布收紧有关措施,而来自15个极高风险地区的免检疫机组人员,亦需于机场等候阴性检测结果后才获放行。
有专家认为,目前海外多地疫情严峻,高风险地区绝不止于15个,港府的极高风险定义与全球疫情脱节,建议政府应按各地风险定义“低风险地区”,将低风险抵港人士与其他地区的人士分开处理,减低交叉感染风险,而免检人士则应参考内地及澳门的“闭环式管理”,不让免检疫者接触社区,以防病毒扩散。
日前一名来自哈萨克的机组人员确诊,其后同住3名家人均确诊,事件揭露高风险地区免检疫人士不需等候阴性检测结果后已可离开机场的漏洞。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今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将收紧有关海外抵港及免检疫人士的检测安排,来自极高风险地区的所有人士,应在可行情况下做两次病毒检测,包括出发前48小时内及抵港后,接受病毒核酸检测。
至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机组人员,须在机场等候检测结果后才可获放行,而高风险地区的领事人员,抵港后须用点对点交通工具,不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在所属机构的指定地点自我隔离14日。
其他地区的免检疫人士,若果未能出示阴性检测结果,均须在机场完成核酸检测、并等候结果后方可离开。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直斥,政府最新措施只收紧了一小部份的漏洞,全球疫情严峻,高风险地区不止于十数个,政府的高风险定义只基于从该些国家抵港后确诊的人数而定,做法与全球疫情发展脱节。
倡改订低风险国家及地区 采分流管理保障低风险区人士
他续指,政府应按风险评估,定义低风险国家及地区,将来自低风险地区的旅客,由到埗一刻与其他地区旅客分流处理,包括在机场内使用不同通道,并分开入住不同酒店,例如分开部份酒店主要供本地人及低风险地区旅客入住;另一批酒店,则安排其他地区人士入住检疫。至于免检疫人士,则应采取“闭环式管理”,除要求采用“点对点”交通工具外,亦应限制各人,只能参与获批准的活动,逗留地点则应由有关机构安排,与其他人士分隔。
▼10月30日起食肆和表列处所的放宽措施▼
料旅游气泡、居粤澳港人免检疫 不致大威胁
梁子超强调,防疫要做到滴水不漏,必须将不同风险的人士分隔,才可减少交叉感染,并减低高风险地区人士将病毒带入本港社区的风险。他又建议,若有快速检测的技术配合,所有外来机组人员,均应在机场接受病毒检测,有结果后才可离开。
对于港府将开放与新加坡的旅游气泡,另外亦容许居广东省及澳门港人返港免检疫。梁子超形容,香港与新加坡的疫情趋势相若,若安排到专机及专属机组人员负责该航班,料问题不大;而数据上广东省及澳门的疫情则较本港更稳定,故当地暂只开放单向流通,并非双向免检疫,相信新措施对本地不会构成很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