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说梦.下】七旬婆婆劳碌一生 晚年学织颈巾续义工梦
梦想,可大可小。小时候,或许我们立大志做大事,长大了,看透世尘,洞悉平淡是福,而人到白头,心底还有什么愿望呢﹖有机构得到有心人的捐款,为近20个长者完成心愿。有长者心愿在有生之年,贡献社会,帮助别人,张婆婆即使将踏入耄耋之年、双脚退化,一头白发的她还是心系义工梦,学织冷颈巾赠予他人,家中堆满义工奖项,另一位张婆婆心愿一尝制作曲奇滋味,并自制曲奇与其他老友记分享。
姓名: 张琼苏年龄: 79岁晚年心愿:学编织颈巾由于脚患,张婆婆晚年不能再探访独居长者,所以期望学编织颈巾,以另一方式分享爱。所需金额:约3000元,主要用作购买毛线。
劳碌半生 争取分秒做义工
张婆婆吃过很多苦头,小时,后母对她打打骂骂,婚后,又面对家暴,40岁与丈夫离婚时,她一人打3份工,独力赚钱,养育4子1女,但现与子女关系疏离,廿多年来仅与移民美国的女儿见过一脸,只有二子疼惜她伴她出入医院,“我依家已经唔会再喊,要流嘅泪已经流哂”。
细说往事,张婆婆轻声慨叹,但谈及自己的义工经历,却是喜上眉梢,随即在手推车取出早前在社区中心做了5年义工的长期服务嘉许状,笑得合不拢嘴。她自60岁就做义工,参加多个中心义工组,有时早上做钟点女佣,下午到中心做义工,闲时又抽时间做义工,由简单小手作到家居探访,她“大小通吃”,“帮到人又开心,自己又唔使出钱,只系出精力,做得到咪继续做”。
双脚肿胀如两个拳头 不能再“出差”
张婆婆因为骨头移位,她的双膝肿胀如两个拳头,走起路来份外费劲,出入靠推著一辆手推车,车两侧设左右扶手,以往返居所与康乐中心、超级市场等。“结婚后又穷,又住山顶,每日要行400几级上山,而且做酒楼,一企就企十多小时,日积月累,挨坏双脚。”
不过,她最遗憾近年双腿退化,未能再“出差”。她爱以“出差”形容探访工作,去年,她与其他义工探访独居老人,惟双脚乏力,路程上要走走停停,5分钟的路程起码要走10分钟,义工朋友们亦担心张婆婆太辛苦,于是她就再没有参与探访工作,终日留在家中。
少时织冷衫 老来织颈巾赠弱势
勤力的张婆婆难以习惯苦闷的生活,她灵光一闪,可以编织毛衣赠予有需要人士。张婆婆自言十岁八岁就识编织,小时侯,她从旁偷看后母织毛衣,后来,她向工厂取货,为手套加工,赚取外快,“当时手套好长,需要剪走一截,我就会留落嚟拆线,之后再织冷衫畀仔女,所以好靓㗎,五颜六色”。
不过她指自己记性差了,忘记了一些编织方法,而且织毛衣,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如果织颈巾,则两天可以完成,所以希望可以再上课学编织颈巾,以另一个方式做义工,“初初中心无提供冷线,我就买啲价钱经济嘅线,等其他义工去探老人家,都有啲手信畀人嘛”。
姓名: 张桂琼年龄: 88岁晚年心愿:制作曲奇饼张婆婆一辈子从未试过焗曲奇,期望活到老学到老,制作曲奇饼,与日间中心的朋友共享。所需金额:约1000元
“我未曾做过曲奇,以前要返工照顾细路哥,完全无时间,依家咪睇下自己仲有冇用,啲人成日话老人家咩都做唔到,我就睇下得唔得。”88岁的张婆婆说全靠西饼导师、社工的协助,才能完成100块曲奇,问及制作曲奇的材料、过程,她说得头头是道,每种材料、每个过程都记在脑海,在旁的社工赞赏她聪明,她都笑笑口,说:“唔系……唔系……托赖啦。”
由于婆婆力气不足,搅拌面粉糊时要旁人协助,加上站不稳,亦要其他人帮忙放入焗炉,但过程中,前后制作了100个曲奇,赠予日间暂托中心的老友记。
基督教服务处早前获得有心人捐款数万元,推行“同筑耆愿”计划,让近20个长者完成心愿,原来小小的金钱就可以满足长者的晚年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