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医管局中医治疗助确诊者纾缓后遗症 年轻患者恢复嗅觉

撰文: 李恩慈
出版:更新:

医院管理局早前展开“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为出院后的新冠肺炎患者,继续提供免费门诊服务,现有超过400名康复者参加。三间大学的中医学院,由9月起展开观察性研究,目前有逾70名康复者参与。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卞兆祥说,较多患者属气虚及痰湿体质。病人接受8次治疗后,气喘、味觉及嗅觉失调、情绪问题等均有显著改善。
有19岁男患者表示,刚出院时“100%嗅觉无咗,咩都闻唔到”,亦有轻微气喘,经中医门诊治疗,到第5至6次覆诊时,后遗症有明显好转。

医管局在今年4月下旬开始,展开“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康复者可在出院六个月内,到全港七间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接受10次免费门诊服务。计划属自愿性质,逾410名患者已参与。医管局中医部主管黄巧云认为,这代表接近一成病人愿意寻求中医协助。

另外,浸会大学、香港大学及中文大学中医药学院联同合作机构,由9月初起,展开为期半年观察性研究。他们冀招募150名曾参与“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的患者,接受8次评估,收集中医证候、肺功能、体质及生活质素等数据。现时七间中医诊所共有71人参与研究,以41至70岁的患者为主,近半患者本身有慢性病史。

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卞兆祥说,参与研究的患者当中,气虚、痰湿体质人士较多。(罗君豪摄)

八次治疗后 气喘、味觉及嗅觉失调、情绪问题有显著改善

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卞兆祥说,参与研究的患者当中,气虚、痰湿体质人士较多,分别占17%和16%。气虚的人士较容易气喘和乏力;痰湿的人士容易有痰、肥胖和情绪差。被问到这两种体质的人士是否较易患上新冠肺炎,他称,染病后体质可能改变,仍然有待研究。

症状方面,寐差、气喘、神疲乏力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超过20名康复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中大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大埔区)注册中医师翁霆耀解释,新冠肺炎可使五脏均受损,当伤及心脏,患者便会失眠和心悸。

卞兆祥称,病人接受八次治疗后,气喘、味觉及嗅觉失调、情绪问题等均有显著改善。他坦言,有些患者部份症状未能纾缓,譬如失眠,“但唔会成个人都改善唔到。”

中草药治疗方案大致可分为两种,分别是“肺脾两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前者会处方陈皮、半夏、生黄芪、炒白术、党参等;后者会处方南沙参、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等。翁霆耀表示,本身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不需停西药 ,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佳。而中药过敏、蚕豆症患者及孕妇则需特别注意调药。被问到中药对于肺部纤维化是否有帮助,卞表示,相信中医对此有帮助,但目前未有数据证实,需继续研究。

中大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大埔区)注册中医师翁霆耀解释,新冠肺炎可使五脏均受损。 (罗君豪摄)

年轻患者恢复嗅觉

一名19岁男患者表示,刚出院时“100%嗅觉无咗,咩都闻唔到”。他亦出现轻微气喘,“行多几步路都会攰。”针对相关症状,中医师为他处方沙参麦冬汤合苍耳子散加减,配合自费的针刺治疗,至今他已覆诊九次。“本身好惊以后都闻唔到嘢,依家每日有几个钟闻到嘢,个人开心返。”

翁霆耀说,该患者在覆诊初期的康复进展较缓慢,直至第5至6次覆诊便有显著好转。他认为,年纪轻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