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直资校申加价全获批 女拔撤加学费决定 林大辉中学加幅最劲
全港中小学及幼稚园昨日起分阶段恢复新学年的面授课程。教育局今日(24日)表示,共收到23间直资学校的调整本学年学费申请,全数获批加价,当局指平均加幅为3.68%。《香港01》统计各直资学校《收费证明书》,当中以林大辉中学中一级的增幅最高,本学年加价逾两成至每年3.3万元。大埔三育中学中一级本学年加幅约18%,每年学费9,800元。名校拔萃女书院原本计划申请加学费5.26%,但据悉校方最终撤回,新学年学费维持不变。
目前全港有71间直资学校,截至本年8月31日,教育局共收到5间直资(直接资助计划)小学、18间直资中学、12间私立小学及10间国际学校的2020/21学年加学费申请。教育局的整体加幅数据显示,5间直资小学获批的学费加幅为4.4%或以下;14间直资中学加幅为4.4%或以下,4间加幅为4.41%至一成。
私立小学方面,11间学校的加费幅度为一成或以下,有1间学校的加幅逾一成。8间国际学校加费幅度为一成或以下,另有两间加幅逾一成。
《香港01》统计各所直资学校《收费证明书》的学费加幅,当中以林大辉中学的加幅最高,新学年中一级学费达3.3万元,较上学年增加约22%;中二至中六级加幅约4%,本学年学费约2.8万元。大埔三育中学新学年中一级学费为9,800元,较去年增加约19%(详见下表)。
拔萃女书院今年5月原计划申请加价5.26%,据悉校方最后决定撤回加价申请,根据教育局收费证明书,该校学费维持3.8万元;学校网页资料显示,2021/22年度的全年学费同样为3.8万元。
拔萃女书院回复《香港01》查询时表示,学校自从2005年转为直资学校,每年学费为3.8万元,15年来维持不变。校方指,今年初曾经考虑调整学费,基于今年中新冠肺炎疫情转趋严重,令社会整体经济情况变得不稳定,校方为免加重家长负担,最终决定保持目前学费水平,并于来年亦不打算增加学费。
港青基信书院中一级今年加价约6.7%,每年学费约4.8万元。身兼直资学校议会主席的校长陈狄安表示,校方已因应疫情冻结中一级以外级别的学费,而中一级家长在申请入学前,亦已知悉最新学费。他直言,估计教育局今年提供的资助额不会有太大变动,但在疫情下或会影响财政状况,因此校方已押后一些发展项目,从而希望避免增加学费,减轻家长负担。
陈狄安说,受疫情影响,该校的非本地学生较往年减少5至6人,但整体而言与往年相若。他又透露,部分年级的学生今年最终决定离港,到海外升学,但相关人数不多。
副主席招祥麒则认为,学费加幅逾一成的直资学校应是个别案例,直言教育局在审批加价时相当严谨。他表示,疫情下直资学校同样需采取网上教学,但部分家长或会就此对学费有意见,部分学校或会在这些方面感到压力。
教育局强调,审批直资学校调整学费申请时,会仔细审视学校提交的财政预算和调整学费的理据,并确定学校已咨询家长,包括向家长提供相关的学校财务资料和解释加费的理由。直资学校亦须按规定将不少于学费总收入的10%拨备作为学费减免和奖助学金用途,确保学生的学习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受影响。
教育局指,处理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调整学费的申请时,亦会仔细考虑学校提出的理据及其财务状况,并要求学校须就申请调整学费事宜,充分与家长沟通,妥善回应他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