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警署塌墙】专家归纳三肇事成因 或与北面墙挖小孔有关
有“大馆”之称的旧中区警署建筑群,今年中已婚督察宿舍大楼突然有大部份倒塌,负责保育项目的马会早前委任三人专家小组调查事故成因,经近半年时间调查后,归纳出三个最主要的原因导致大楼倒塌。专家小组指出,旧中区警署保育项目开展后,唯一倒塌的北面墙只曾在倒塌前几天,进行过挖掘小孔工程以巩固木地板,而这部份工程极有可能导致大楼部份倒塌。不过,至于会否向有关承建商追究责任,专家小组表明只负责调查倒塌原因,“我们工作范围不会去研究事件是意外或非意外。”
三人专家小组成员分别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黄泽恩、工程师黎兆麟及澳大利亚特许工程师Simon Wiltshier。专家报告指出,大楼出现部份倒塌,最主要有三个可能原因导致。其中之一是该幢大楼西边窗台出现沉降,因为倒塌的北面墙西边窗台曾于3月进行巩固工程,在施工期间曾在窗台下安装钢架作临时支撑,以进行托臂底部的挖掘及安装永久支撑工序,但亦因此令钢架承托窗台的重量受压,令托臂和窗台轻微沉降,致使附近的砖柱在往后施工过程中,可承受的额外负苛减少,增加倒塌风险。
此外,专家又认为在北面墙倒塌前,即5月20至28日期间,曾进行挖掘18个小孔的工程,放置方形钢管以巩固一楼木地板,由于部份小孔位于支撑二楼及屋顶的柱底部,而这些砖柱在5月29日晚上倒塌,故挖掘小孔的工程极可能是倒塌事故的即时原因。
屋宇署回应指,会详细审阅专家小组调查结果,现阶段不宜就倒塌原因及相关责任问题作出评论,而屋宇署已聘请专家进行调查工作,预计可于今年12月完成有关报告。
屋宇署表示,在审批工程时,工程是否安全是主要的考虑因素,项目的注册结构工程师已向屋宇署提交建筑物结构稳定证明书及加固工程建议的图则。屋宇署强调项目的认可人士和注册结构工程师有责任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进行。事故发生后,屋宇署已加强巡查附近施工中的建筑地盘,及检视相关的监测数据记录,如发现工程或引致潜在的安全问题,会即时采取必须的跟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