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咨会确认中环毕打行列一级历史建筑 沙宣道33号大宅列二级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古咨会将于今日(10日)开会,讨论多个历史建筑物的拟议评级,当中确认将建于1924年的中环毕打街“毕打行”评为一级历史建筑;而约建于1930年的薄扶林沙宣道33号大宅及其车库,亦获确认列为二级历史建筑。以上建筑物早前曾被业主反对而未能确认评级,今日交由古咨会讨论。
至于西营盘第二街及西边街交界第二街公共浴室,亦通过同意评为二级历史建筑。

+6

古咨会今日开会讨论多项历史建筑的评级,包括确认中环毕打街的“毕打行”为一级历史建筑,以及确认薄扶林沙宣道33号大宅与车库为二级历史建筑。以上3个项目的业主在公众咨询期间提出反对,因而未获确认评级。

至于上环苏杭街112号(即百年老店凉茶店“源吉林”所在建筑物)、西营盘第二街及西边街交界第二街公共浴室、九龙城衙前塱道24号唐楼,则分别建议评为一级、二级及三级历史建筑,全部建议今日亦获委员同意。

“永和号”的屋顶被移走。(李泽彤摄)

“永和号”情况与大馆相似

此外,今日会上亦提到有关“永和号”的保育工程,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任浩晨称,据巿建局称,因唐楼内的结构不理想,加上威灵顿街人多车多,顾及途人安全下需将原有元素移除,并在复修时重用。

被问及复修参考例子,任浩晨称“永和号”有不少青砖和木材料,情况类似早前出现塌楼的大馆第四座,因此特别检视其安全性,亦相信巿建局日后会再交代情况。

油麻地戏院拟运用不同透明度的外墙玻璃,增加戏院的能见度。(古咨会文件)

油麻地戏院拟加入水袖及珠片概念

另外,今日亦曾讨论油麻地戏院活化方案,建筑署表明,会将低座正面后移,又会降低建筑物高度,以避免遮挡现在的戏院。此外,又会在建筑设计上,加入戏曲演员服装的水袖及珠片概念。

会上不少委员同意新方案,最终方案获通过。

油麻地戏院拟运用不同透明度的外墙玻璃,增加戏院的能见度。(古咨会文件)

联和墟活化计划文物评估报告获通过

此外,古迹办早前了完成联和墟联和市场活化研究,当中包括建议重建正门入口簷篷等,会上今日讨论有关报告,最终该文物评估报告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