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无病征母子验出有抗体 张竹君盼全民检测找出隐形患者

撰文: 倪清江
出版:更新:

新冠病毒疫情持续反复,现时每日单日确诊患者中,有四至五成都是未找到源头,疑社区一直存在隐形传播链。卫生署及医院管理局在今日(25日)记者会中,公布一名一岁半男童及其母亲都有新冠病毒抗体,料二人是康复的隐形患者,而他们6月底由巴基斯坦返港后,在强制检疫期多次检测都呈阴性,因此推断他们是早前于本地社区感染。全民检查将在下周二(9月1日)展开,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相信社区会有一些类似情况,所以希望全民检测可帮忙找到部分同类情况。

一名岁半男婴在儿童医院接受术前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资料图片)

男童病毒检测呈阳性 揭与母亲都有抗体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何婉霞在记者会上指出,个案中的1岁半男童昨日到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小童疝气预约手术,入院前无病征,之前数星期没有离境,也没有与患者接触史。院方为他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列为初步确诊,故安排入住院内隔离病房,她称男童今早被转送伊利沙伯医院,以安排检查,其血清样本验出有抗体,因此估计他在较早前感染,由于已有抗体,故属康复。

何婉霞续称,院方为其母亲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不过血清样本报告,也显示她有抗体 , 故相信她也于早前感染后并康复。她指相信男童无传染性,故没医护或病人属密切接触者,会再为他预约做手术。至于他的其他的家人,会交卫生防护中心追踪。

现时医院并不会为每名入院病人做手术,何解释说,由于男童要做预约手术,加上运作许可,都会尽量为入院病人检测,虽然他无病征, 但觉得儿童是需要多保护的群组,故同样会做检测。

▼8.28重新开放场所▼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左)及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何婉霞(右)在记者会上表示,相信男童早前感染新冠病毒并康复。(卢翊铭摄)
+11

张竹君:相信社区有类似隐形患者

张竹君表示,男童于6月底与母亲及胞姊等人由巴基斯坦返港,曾强制居所检疫,并进行数次病毒检测,结果都呈阴性,故有可能是本港社区感染,而非输入个案;若覆检确诊,会有患者编号。由于男童对病毒检测呈阳性,又不知他何时有抗体,故其父及胞姊会送检疫中心并接受病毒检测,其母因有抗体所以不用再检疫。

张表示,当局一直进行不同群组病毒检测,目的是希望找出隐形患者,例如上述母子。她相信社区有一些类似情况,所以希望全民检测可帮忙找到部分同类患者。

同病房有两病童及四名家长

香港儿童医院晚上补充指,男童家长当时已进行健康申报,他亦无发烧或呼吸道感染症状,院方为他抽取鼻咽拭子样本,结果呈初步阳性结果。院方及伊利沙伯医院分别为病童及其母亲抽取的血液样本,于今日验出有病毒抗体,由于两人均符合出院准则,已由伊利沙伯医院直接出院。

院方表示,感染控制组昨晚得悉病童初步确诊后,立即进行接触追踪调查,确认有两名病童曾与确诊者入住相同病室,而他们的四名父母曾获恩恤安排,到有关病室陪伴子女;由于确诊病童及其母亲的血液样本验出病毒抗体,医院与卫生防护中心商讨后,推断他们是早前于社区感染并已康复,并不具传染性,因此上述其他病童及其父母并不属于密切接触者。

梁子超:岁半男童非隐形传播者

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母子二人于六月底由巴基斯坦返港,当时检测结果呈阴性,如今两人被验出抗体,以二代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推算,相信在当地感染及康复机会较大。

梁子超指,目前被验出抗体且病毒量低的病人已可出院,故相信两母子已康复并无传染性,亦非隐形传播患者。他指,即使该名岁半男童昨日初步确诊,但根据过往康复病人案例,有康复者因体内尚有残余病毒,仍会在12星期内出现“间歇性复阳”,相信男童属于这类情况。他指,根据南韩案例,复阳人士无传染性,并非隐形传播者,质疑全民检测找出“复阳”个案只是“白做”,质疑张竹君在记者会上的说法。

全民检测仅辅助 维持防疫措施最重要

梁子超指,实行全民检测的成效关键是要找出活性传播者,即仍处於潜复期的患者,惟在现时核糖核酸测试下,只能找出已过潜复期的患者,反映不能够真正切断隐形传播链,重申相信只能找出大约三分之一带病毒人士。梁强调,政治不能够凌驾科学,全民检测只能视作“辅助”性质,要降低确诊数、甚至“清零”,最重要是维持现有防疫措施,包括市民尽量留在家中、追纵感染源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