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港府明商寨卡疫情 医生吁孕妇天然油代蚊怕水

撰文: 林裕华 张美兰
出版:更新:

由蚊传播的寨卡病毒近期迅速在多国爆发,更有感染的婴儿患上“小头症”,不少香港孕妇担心寨卡传入,更在网上亲子论坛交流防蚊心得,各出奇谋。据知港府亦将有跨部门会议商讨疫情。有传染病学医生指,现时香港还处于冬天,并非蚊患高峰期,故寨卡在香港爆发机会低。不过他指孕妇要留意防蚊措施,尤其要用天然防蚊物品,以免加工的蚊怕水有化学物影响怀孕安全。

不少感染寨卡病毒的婴儿都患上小头症,怀疑由病毒影响脑部发育。(美联社)

据了解,政府周一(2月1日)会召开跨部门会议,包括食物及卫生局、卫生署、医院管理局派代表出席,商讨应对寨卡病毒疫情。跨部门会议举行前,食卫局局长高永文会与18区区议会辖下的环境及卫生委员会开会,讨论各区清洁、灭蚊工作。

有医生指柠檬油是天然防蚊物品,适合孕妇及婴儿使用。(Getty Images)

孕妇婴儿更惹蚊 忌用蚊怕水

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学会代表曾德贤医生表示,寨卡病毒在南美洲的病例中,有不少孕妇及婴儿“中招”,主因孕妇和婴儿较成年人更“惹蚊”,“他们新陈代谢更快,排出体外的二氧化碳较多,体温亦较高,易成蚊叮目标。”

曾德贤建议孕妇防蚊时,要尽量用天然物品,如用香茅油、柠檬油等,取代蚊怕水,因蚊怕水中的避蚊胺,有机会影响怀孕安全。他续指,在巴西的寨卡病例中,不少孕妇曾出疹,故提醒孕妇若担心感染,便要定期到医院或诊所检查,特别留意自己有否出疹,亦要尽量避免前往高危爆发地区,如巴西等南美洲国家。

香港常见的白纹伊蚊也可传播寨卡病毒。(美联社)

医管局总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壮称,寨卡病毒“元凶”除了是埃及伊蚊;本港及东南亚国家常见、可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也可传播,故孕妇要留意。他指孕妇最好避免在早晚到丛林、动物园,因伊蚊在该时段较活跃,并宜穿长袖衫裤。不过他指本港孕妇暂时毋须过分恐慌。

曾艾壮又指,8成寨卡病毒感染个案并没明显病征,其余2成一般有发烧、肌肉痛及其他轻微病征。医学界初步虽然有“强烈证据怀疑”寨卡病毒可致婴儿患小头症,但尚未有确切结论。他解释,一旦感染寨卡病毒,体内可产生抗体,有机会攻击神经。专家曾从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羊胎水,验到含寨卡病毒,因此估计可传染胎儿,惟暂时掌握的资料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