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高斯风球|22小时由1号升至9号风球 未破71年前“急升风”纪录

撰文: 孔繁栩
出版:更新:

热带气旋“海高斯”昨日迅速袭港,由低压区迅速增强为台风,令天文台在不足22小时内,从一号风球升级至九号风球,成为天文台有纪录以来,第四位最短时间“升呢”至九号风球的“急升风”,以5分钟力压2003年的杜鹃。细数历年九号风球或以上的热带气旋,最短时间“升呢”至九号风球的热带气旋出现于1949年,一个无名台风只消13小时15分钟,便令天文台由一号风球升至九号风球,风灾造成1死3伤;第二位是1961年“爱丽斯”,约16小时;第三位是1979年“荷贝”,约21小时;第五位是“杜鹃”,接近22小时。

延伸阅读:海高斯风球|天文台发9号风球 不足24小时1号波升至9号波

8月18日晚上,八号风球高挂时,仍有不少市民在尖沙咀追风。(李泽彤摄)

南海低压区日前开始增强,并生成热带低气压。天文台昨日凌晨3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下午2时2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至晚上10时40分曾发出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在今日凌晨1时30分则改发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期间“海高斯”由热带风暴,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再升级至意料之外的台风,中心附近持续风力达至每小时130公里。由一号风球增至九号风球,仅为22小时。

海高斯今早在澳门西面约25公里的珠海登陆,移入内陵并逐渐减强消失。天文台在早上7时40分改发8号风球,11时许降至3号风球,下午1时半前取消风球。

台风海高斯袭港,天文台转风球过程。(香港01制图)

1949年无名风造成1死3伤

香港天文台有纪录以来, 1949年9月,一个无名台风在短短13小时15分钟,令天文台要由一号风球增强至九号风球,当年该台风在香港以南70公里处掠过,比海高斯最近香港再近10公里,造成1死3伤,香港边界以外海域有11人溺毙,。

排第二位是1961年5月“爱丽斯”,天文台在16小时35分钟内,也由一号风球升至九号风球,之后更改挂十号风球。“爱丽斯”共夺去5命,酿20人受伤,10艘船只受损,包括1艘远洋轮船及9艘渔船,九龙何文田的文华村重创,至少6间村屋倒塌。

本港头五位最短时间由一号增强至九号风球热带气旋

“荷贝”横扫本港致12人罹难 船只毁坏严重

排第三位是1979年8月“荷贝”,它迅速横过新界,在21小时5分钟内,天文台由一号风球升级至九号风球,半小时后改挂十号风球。“荷贝”横扫本港致12人罹难,260人受伤,约2,000人需入住政府临时庇护中心,另有53间寮屋倒塌,796人无家可归。

本港海港内有11宗撞船事件,共涉及18艘船只,9艘的船缆与浮标分离,另外两艘搁浅。一艘10,300吨级希腊注册轮船“Argonaut”号撞向天星码头后于九龙公众码头搁浅。一艘巴拿马轮船“New Ming Ren”号于新界大榄涌搁浅。一艘难民船“Huey Fong”号于大屿山东北部大青洲搁浅。英国皇家海军舰“Beachampton”号在避风塘被一艘漂流中的3,500吨级轮船撞击受损。多艘小船受到严重破坏,27艘游艇沉没,另外69艘受损;85艘住家艇沉没,另外30艘损毁;渔船或其他种类的小艇方面,有56艘沉没,108艘损毁。

+2

“杜鹃”伤22人 多处停电

继今次“海高斯”后排第五位的,是2003年“杜鹃”,于一号风球生效21小时55分钟后,升至九号风球。“杜鹃”吹袭下,一艘载有4名内地船员的虾艇于西贡对出海面失踪,全港多个地区共有85宗塌树及数宗高空堕物报告,共22人受伤,元朗多处地区停电,约300户居民受影响,本港机场有221班航机取消及139班航机延误。

+4

海高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