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保大骗案 冒五保险公司疑伪造千保单 车主遇意外势“上身”

撰文: 吕凝敏 鲁嘉裕
出版:更新:
涉事的代理公司名为立成汽车保险,并无公司注册纪录。 (鲁嘉裕摄)

一间自称汽车保险代理公司涉嫌假冒包括平保等五间保险公司名义,于网上以平价车保作招徕,伪造保单,目前最少26人证实受骗,转账款项至其户口。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以涉嫌讹骗及洗黑钱等罪名拘捕4人,并发现近1,000张怀疑有问题保单,涉及700名事主。

苏敏娟(左二)指骗案受害人一般事后才发现自己受骗,令警方调查有困难。(鲁嘉裕摄)

遇交通意外索偿始知受骗

涉事公司名为立成汽车保险,并无公司注册纪录,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警司苏敏娟指,公司主要以网上广告作招徕,指可以平价代购车保,冒充五间保险公司,包括中国平安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丰亚保险(香港)有限公司、昆士兰联保保险有限公司、东京海上火灾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及苏黎世保险,要求受害人转账至其本地户口,公司其后寄出伪造保单给受害人,当部分受害人遇到交通意外,或向保险公司主动查证时,方知自己受骗。

以平价作招徕 26人中招涉款12万

苏敏娟指警方接获26名受害人,年龄介乎21至54岁,受骗金额约12万,大部分均为牌龄低于2年,或驾驶较高风险车种的车主,受平价保险吸引而受骗,金额视乎车种,一般每份数百元不等。警方拘捕2男2女,年龄介乎17至54岁,分别为公司职员及提供账户作汇款,4人分别涉讹骗、串谋诈骗及洗黑钱。苏敏娟指骗案受害人一般事后才发现自己受骗,令警方调查有困难,因此在主动联合保险公司及运输署协助下,再发现1,000宗怀疑有问题保单,涉及700名车主,现时正与他们联络。据了解,每份保单涉款2000至3000元,保守估计,涉及保金总额逾200至300万元。

助理保险业监理专员林家泰指,涉事公司伪造保单像真度高,如使用的信纸、文件签名等均与真保单十分相似,一般人难以分辨。商业罪案调查科警司陈国豪指,由2012年至今年10月共接获38宗车保骗案,而仅今年已占21宗,超过过去3年总和,呼吁市民应直接向保险公司,或有信誉的中介公司投保,在汇款时应直接过户保险公司,避免将金钱交到中介人手上。

涉伪造车保的代理公司位于深水埗一商场内。 (鲁嘉裕摄)

根据《保险公司条例》第77条,任何人显示自己是任何保险人的保险代理人,而非获该保险人委任作保险代理人,最高可被监禁两年。根据《汽车保险(第三者风险)条例》第4条中“汽车使用人就第三者风险投保的义务”,任何人在道路上使用汽车,或致使或允许任何其他人在道路上使用汽车,除非已备有一份有效以及符合条例规定的第三者风险保险单或保证单,否则属违法。违例者可被判处罚款10,000元及监禁12个月。

记者到访位于深水埗的立成汽车保险公司,发现已重门深锁,邻舖负责人指该舖开业仅两三个月,平日只有一些“金毛飞”看舖。

业界提醒三招自保

国际专业保险咨询协会会长罗少雄提醒,市民购买车保时切忌“贪平”,“一般车保约2,000至3,000元,视乎车种、驾驶经验、司机职业及索偿纪录而定”,他又指,车主购买车保后,必须取回收据及正式保单,即使是临时保单亦会有保险从业员编号及保险公司商业登记,并应即时向保险公司核实。罗又提醒,若车主买下假的车保,又不幸撞伤或撞死人,车主随时“上身”,负起死伤者及其家人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