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协调查:9成受访图书馆主任认为时间仓卒难买书 学生亦难选书
教育局早前推“书出知识-赠阅图书”计划,向学校发放一笔过津贴,目标是今年暑假前向每名全港公营及直资中小学生赠送一本局方指定书单内的实体书,涉款总额约6,000万元。教协本周二(23日)收集211名中小学及特殊学校图书馆主任意见,当中约八成人给予“赠书计划”不合格的分数,近八成人认为,指定书目不能满足校内学生兴趣及能力,亦未能配合学校阅读政策。此外逾9成受访图书馆主任认为是过于仓卒,质疑“点可能十几天内买到书?”亦有5间书商表示时间太赶,未能确保7月内可送货;亦有校长担心:“单凭书名,如此短时间,学生如何选书?”
须在13个上学日内完成订购等工作 九成受访图书馆主任:过于仓卒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兼教协副会长叶建源指,以往教育局会向学校提供推荐书目,但从未硬性规定学校购书范围,而受访的211名图书馆主任中(94人来自中学教师、110人来自小学、7人来自特殊学校),逾七成半受访者担心政府以此为先例,日后会限制选书范围。另有近8成人认为,指定书目名单中逾7成来自中资出版商,让人质疑或涉“利益输送”。
叶建源指,教育局要求学校须在13个上学日内完成报价及落单订购等工作,逾9成受访图书馆主任认为是过于仓卒,“点可能十几天内买到书?”
5间书商表示时间太赶 不能确保7月内可送货
叶建源直言,鼓励阅读本是好事,但学生能力、兴趣存在差异,难短时间内从700多本中选出贴合全校学生需求的书本,而12间业界常用的书商中,5间回复的书商皆表示时间太赶,不能确保在7月内送货。有受访老师反映,书单中很多图书非新出版,时间不足以学生自选书籍、书商难保有书提供,造成行政混乱,建议提供书券供学生到书店或书展自购书本。
叶建源促教育局尊重老师的专业及考虑实际情况,取消在暑假前完成订购的时限及指定书单要求。
调查中发现,74%受访者反映,学校不打算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图书,主要是无时间安排、行政手续过于繁复。教协理事、特殊学校校长黄仲夫又批评,是次计划太突然,缺长远策略:“单凭书名,如此短时间,学生如何选书?”
书目中只有4主题 未能顾及不同学生能力及兴趣
黄指出,指定书目中只有4主题(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健康生活、品德教育,以及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且只属中文书,未能顾及不同学生能力及兴趣差异,“狭隘书目,与推广阅读是背道而驰”。他举例指,不少学生喜欢艺术、魔术等书单中未包含的类别,建议教育局交予学校决定,如增加馆藏或用作推广阅读,而强制学校在名单内选书赠予学生,“不是学生有本书,就有阅读习惯,学生要有兴趣睇、揭,才有用......才不会浪费纳税人的钱!”
教育局早前解释,计划是额外送给学生“一份心意”,希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至于报价时间由两至三周缩至一周,属特别措施,希望赶及在7月底、暑假前将书送到学生手上。名单中逾七成属中资集团旗下出版社书目,教育局解释,因全港中小学生约六十万人,订购图书需时,而学校可选择不参与试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