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胶去哪儿】弃樽变贵价胶重生出口台湾 回收商盼可在本地重用
塑胶回收惨淡,《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指2018年本港塑胶回收率跌至7%,创近年新低。报告解释“本地回收业转变营运模式需时,所以现时本地的循环再造能力未能吸纳更多废塑胶”。
随“中央收胶”试行,安排回收商入民居收集如胶容器、胶袋、胶餐具等常被当垃圾弃置的“废胶”,转化成有价有市的再生原料、甚至产品,有“中标者”斥资逾3,600万元在大埔设胶樽处理厂,冀每日回收20公吨“1号胶”(PET胶樽),成食品级无菌原料出口台湾,最后转化成再生樽面世,望日后与本地饮品生产商合作,实行本地废料、本地重用。
“废胶去哪儿”系列之二
“废胶去哪儿”系列
废胶樽变食品级原料 出口至台湾
刘财记纸业以2,879.5万元获批沙田区合约,是三区最低,在“夺标”前已与本地投资者合资3,000万元从台湾引进全自动化机器,连同厂房基建,最终“埋单”逾3,600万元。
有别于以往把废塑胶“拉粒”做法,新厂房集中处理本地PET胶樽,经机器清洗、分拣及切碎,一小时可转化成获美国FDA 认证及日本厚生省食品级认证的食品级无菌原料,料一公吨胶片以800美元(约6,200港元)售至台湾,重新制成再生樽,较“拉粒”后出口内地高约1,000港元。
香港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会长兼刘财记纸业董事长刘耀成表示,若把塑胶转化成化纤衣物,在内地竞争力有限,遂与台企“远东新世纪”及“南亚塑胶”合作,出口食品级无菌原料,再制成饮品瓶、餐具等。
本地饮品商:对合作持开放态度
回看本港,维他、屈臣氏蒸馏水樽身相继转用100%循环物料(rPET)制造,若日后有机会合作,刘耀成相信台湾厂房可完全吸纳其回收再造的原料,出口价或再提升一至两成,无疑是一支强心针。其他塑胶则送往他设在上水的回收场“拉粒”成原材料,大部分进口内地,部分透过另新设的生产线制成新胶袋,供日后回收重用。
屈臣氏回复指,对刘财记的计划感到十分欣喜,现阶段正积极与刘财记及其合作伙伴就有关建议进行沟通及讨论合作可能性,冀尽快落实相关方案并公诸于世。维他奶国际集团亦表示持开放态度,会与物料供应商、环团及本地胶樽回收商共同探讨方案,尽量减少包装物料对环境影响。
饮品樽可变工业用打包带
除了“拉粒”,有回收商把较脆弱的废胶樽加工成坚韧的工业用品出口。瀚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三年前斥资约9,000万元建造废胶再造工厂,主力处理1号、2号及5号生活废胶,十多万呎的工厂堆满压缩及捆绑成方形的塑胶。
市民常接触的饮品胶樽属1号胶,该公司申请200万元回收基金购置两条PET拉丝生产线,把胶樽变成再造塑胶打包带,用作捆紥砖块等重物。市场总监郭志远表示,疫情下胶料价格下调,回收商陷入艰难时期,以往一公吨打包带售价达9,000港元,但目前跌至6、7,000港元,惟庆幸内地对打包带仍有需求,平均每月分别有约450公吨打包带及胶粒售至内地。
▼瀚康再生回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