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肥大病征未明 医生:谦仔应两周内尽快换心

撰文: 张善彤
出版:更新:

年仅10岁的邓启谦,2014年12月出现心脏衰竭征状,及后证实患扩张性心肌肥大,由于现行药物已对谦仔无效,急需换心,目前只能寄望在他再出现并发症前,有“好心人”捐出A+血型的尸心为他续命,最理想是1至2周内为他换心。有儿童心脏科医生指出,此症至今病因未明,但估计部分病例与先天问题有关。目前谦仔在心脏移植轮候名单排行第1位。

年仅10岁的邓启谦确诊扩张性心肌肥大,正等候“有心人”捐心续命。旁为邓妈妈。(受访者提供)
伦建成指,扩张性心肌肥大的成因大多不明。(罗君豪摄)

患扩张性心肌肥大的病人,心脏会丧失泵血功能,导致心衰竭,至今成因未明。玛丽医院儿童心脏科顾问医生伦建成指,“大部分扩张性心肌肥大的病人都无法找出病因,但部分先天性问题如:基因病变、新陈代谢问题等,均有机会导致此病发生。而谦仔入院后已接受多项检查,均找不到病发原因。”

区永谷表示,内置式的人工心多用于左心室,因此不适用于启谦,他需要使用双心室辅助器。(罗君豪摄)

玛丽医院心胸外科部门主管区永谷指,以往病例多为单一心室衰竭,可以植入内置式的心室辅助器,用以维持心脏泵血功能。不过,惟内置式的心室辅助器多用于左心室,加上谦仔两边心室均出现衰竭情况,因此需植入外置式的心室辅助器(俗称人工心脏),而他亦是目前置入心室辅助器的最年轻病人。

区永谷又引用外国文献指出,曾有可用两年的心室辅助器案例,而香港亦有儿童用辅助器长达7个月,但谦仔的人工心脏泵曾有血块及胃出血,不排除谦仔日后会再次出现并发症,加上他的身体亦会继续成长,因此不能估计何时需更换辅助器。

本港今年至今已进行10宗心脏移植手术,较去年同期少3宗。去年全年共有14宗换心个案。而过去两年,总共有两名儿童成功移植心脏、当中最年轻只有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