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成新常态 学者忧港人增情绪病危机 促港府修补精神健康缺口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未散,官方呼吁港人或要迎接抗疫新常态。面对种种未知与不安,专研本港精神健康政策的港大教授谢树基认为,本港未必会涌现大量情绪崩塌个案,但疫情旷日持久,出现抑郁或焦虑等病征人士将随之增多,需要特别留神。他又特别提到,社会经历连串不安、9月立法会选举亦将至,将加深潜在挑战。
有危亦有机,步入后疫症时代,身兼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委员的谢树基认为,正好提供契机予港府填补服务缺口及重整公众教育规划,包括向经历连串社会震荡的年轻人提供具针对性的支援。

系列报道

陷抗疫抑郁与不安 情绪病过来人自助也互救:相伴倾听最重要

抗疫成新常态 学者忧港人增情绪病危机 促港府修补精神健康缺口

港大教授谢树基认为,疫情旷日持久,出现抑郁或焦虑等病征人士将随之增多,需要特别留神。(资料图片 / 江智骞摄)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谢树基指,心理状况可循两大元素审视,即外在压力和个人心理质素,“抗逆力唔好,少少事都会腾鸡”,部份内向或怕丑人士面对压力时,则会比较“遴迍”。他相信,虽然疫情仍然持续,惟不会突然涌现大量精神健康个案,因确诊与否需符合严格标准。但他预料,出现病征的人士将会增加,例如易有抑郁征状,“会唔开心,瞓得唔好”,或有焦虑情绪,“可能会频频检查口罩、手部干唔干净,谂自己出唔出街好。”

疫情下,市民或面临巨大精神压力,社交距离或造成孤独感;疫情难防,部份人的思维亦有可能趋向灾难化,“例如有人搭䢂咳,可能会无限放大”。至于精神病复元人士,亦有可能受疫情所困,出现行为异常,例如紧张口罩存量,如数家珍,甚或疑神疑鬼,或与家人磨擦增多等。但他提醒,不应过度演绎,将所有行为病态化,因事实可以是一体两面,“其实佢或者系紧张,想保护自己。”

疫情持续,不少港人深陷不安。(高仲明摄)

后疫情时代,正好提供契机重整本港精神健康服务。谢树基认为,港府应认清现时服务缺口,以及快速识别高危群组,及早发现与介入。他提到,青少年有服务需要,受疫情影响,学生停课多时,重返校园时需要多方准备及心灵支援,加上早前社会不安宁,年轻人被标签,亦忧心前途及工作去向,承受巨大压力,他认为港府需多加留神。

谢树基补充,小学生轮候公共医疗的精神科时间甚长,但不能置之不理,而长者精神健康亦应纳入长远规划蓝图,认知障碍及抑郁个案与日俱增,双老自杀亦时有所闻,政府理应积极迎对。

他又谓,港人对情绪病的接纳程度较以往增加,“起码有艺人会愿意现身说法,讲自身困难同挑战”,情绪病复元人士亦愿意受访分享,“五年前都未必咁多,可能都会戴晒口罩(遮盖容貌)”,但他认为现时的公民教育欠缺系统,难以全面“入屋”,亦令公众认知停济不前。谢以新西兰为例,指当地精神健康教育以年计,亦循序渐进简介各类情绪及精神疫病,形式有别于本港的“即兴式”(ad-hoc)教育。他认为,港府宜趁机重整及思考公众精神健康模式。

▼限聚令延至6月4日 多项设施重开有期▼

+4

疫情下,世界常态转变,他认为亦是时机探讨精神健康服务的新思维。他表示,传统面谈模式有其价值,但随著视像平台于抗疫时代冒起,亦可趁势研究如何善用科技,应用于精神健康服务,“网上起码唔使舟车劳顿。”谢又表示,现时服务主要以专业主导,“但无可能廿四小时运作”,未来方向可循鼓励民众自发著手,由复元人士互相支援,巩固支援网络。

疫情下,港人已习惯戴着口罩出行。(资料图片 / 廖雁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