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妇女受家暴问题增一倍 惟服务停顿未能适时协助

撰文: 梁焕敏
出版:更新: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下,不少人居家抗疫,但有部份家庭因此出现更多家庭争执。香港妇女中心协会常设妇女求助热线服务,整理了前线社工接触到的家庭暴力求助个案资料,单是2020年1月至3月便接获34宗家暴相关求助,相较上一年同期的16宗,上升逾一倍,七成以上致电热线的家暴受害人曾面对肢体暴力,47%涉及精神虐待,20%同时遭受以上两种的暴力对待。
协会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对比于今年疫情下2月至3月进行分析,发现疫情下的家庭暴力个案求助人士,只有三成报警求助,且最终并没有施虐者被检控。协会指,74%的求助人表示不只一次遭遇家庭暴力,表示关系本身不好的家庭,在疫情下家暴问题及家庭关系更为严峻紧张。

协会总干事廖珮珊(中)提议,政府增拨资源予底护中心及妇女组织。(梁焕敏摄)

协会总干事廖珮珊表示,个案当中,由于不少人需要居家抗疫,纷争增加在所难免,当中主要涉及清洁卫生问题、育儿问题及经济情况问题等,逗留家中时间较长,“困兽斗”下问题加剧升温。协会指,家庭暴力个案中,93%并非领取综援人士,四成人为家庭主妇,另外四成人为全职或自雇人士,因此协会认为,经济环境与是否出现家庭纠纷并无关系。

此外,对比近两年度家暴受害人之求助途径数字来看,约15%向政府部门如警署及房署求助,但今年初疫情期间只有6%,反映部份人虽然受到袭击,但未有向政府机构寻求协助,而家暴受害人中,近四成半人曾向非政府机构求助,三成受害人曾向亲友求助。

求助人Amy因丈夫患有情绪病困扰,要到医院定期覆诊,结婚三年一直向她施暴力。(梁焕敏摄)

致电到协会求助的Amy(化名)因丈夫患有情绪病困扰,要到医院定期覆诊,结婚三年一直向她拖暴力,包括打头、叉颈等,加上阻止她不得外出工作及与朋友相见,长期单对单相对下,情况加剧。

近日疫情严峻,每逢丈夫到医院覆诊回家后,Amy因为担心卫生问题,要求向立刻冲凉更衣,但被丈夫拒绝,大打出手,三月更因此被丈夫用櫈掷到头。Amy有感事态严重,担心自身安危,决定离婚,但由于疫情之下,家事法庭暂停服务, 阻碍她不能够得到其后的紧急协助。

香港妇女中心协会服务督导庄子慧(右一)表示,现时入住庇护中心的女士达九成。(梁焕敏摄)

另一名求助人Mabel已婚多年,育有两名小孩,婚后遭受丈夫多次暴力对待,疫情期间Mabel再次因丈夫施袭而身体多处受伤。

Mabel向社会福利署保护家庭及儿童课寻求协助,负责社工因疫情期间未能与案主会面,求助人于是自行前往报警并验伤,并保护孩子安全而欲立即离开居所,但受疫情影响社会机构工作进度,她花上超过两日时间,才能联系社工,约一星期才被安排入住庇护中心,而她向社工查询往后住屋申请安排,因由此她的婚姻情况不符合体恤安置的条件,同事因为未赶及处理相关文件,跟进困难。

协会总干事廖珮珊提议,政府增拨资源予底护中心及妇女组织,资助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暂住酒店及生活费,以便作长期跟进。此外,家暴、蕴酿离婚家庭之需要更为复杂,一方面配偶之间的财产尚未处理,加上法律程序涉及许多开支,申请法援及家事法庭的个案轮候时间平均长达半年或以上,期间家暴受害人面对的经济压力不言以喻,因此建议政府设立危机家庭紧急求助基金,一并处理面对危机状况,例如家庭暴力,监禁工伤,突发意外等。

她又提到,受害妇女单靠个别一次性基金补助的不足,建议危机家庭紧急求助基金透过半年的资助,协助家庭过渡危机同时减少求助人需要落入综授的长期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