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仔布贩拒“分化” 要求食环承认全数50非持牌布贩 否则罢市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深水埗钦州街临时布贩市场(棚仔)的搬迁问题继续发酵,食物环境卫生署上周拒绝承认50名非持牌布贩当中17人的布贩经营者身分,布贩代表今早再要求食环署一并承认50名布贩为合资格经营者,否则或会发起罢市,并要求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与布贩对话。

现时棚仔的非持牌布贩中,只有33人登记成为认可非持牌经营者,另外17人未获认可,将得不到任何赔偿和搬迁安排。钦州街布贩市场商贩关注组主席何应开今早(5日)在香港电台节目上表示,33人都不会接受食环署的搬迁或赔偿方案,“(署方)只接受一半(布贩),等于分化我哋”、“我有饭食,呢17个人无饭食,要我食埋佢𠮶份无意思”。何应开要求署方一并承认50人为合资格经营者或向他们重发小贩牌。

要求见高永文

若食环署拒绝一并承认,何应开称布贩或发起罢市,“我哋全部人唔做,你收晒啲布,(政府)你自己揾人做布市场。”何又重申,他们并非希望得到赔偿,而是希望可长远在布市场营业,又再次要求食卫局局长高永文下周三到棚仔与布贩对话。

棚仔布贩周一游行抗议食环署“搞分化”。(资料图片)
港府拟在现时钦州街临时布贩市场(棚仔)位置兴建一幢居屋。(资料图片)

政府收地建居屋

食环署早前表示,由于缺乏足够佐证,未能信纳该17人在钦州街布市场内独立并长时间经营业务的声称。何应开斥,署方并非不能证明,而是不愿意证明他们经营者身份,指其中近8成人每天都会在布市场内工作,只有其中一、两人会外出兼职,他们均有助手牌、前助手牌、电费单、食环署发出的罚款单、商业登记等等佐证,但食环署早前到棚仔“突击检查”时,部分布贩因不在香港而不获承认。

港府拟在现时钦州街临时布贩市场(棚仔)位置兴建约200伙居屋,并将现时钦州街布市场迁至邻近的第一座至第三座通州街街市。食环署已就离场安排与21名持牌布贩达成共识,另有33名获登记的非持牌布贩获署方作特别搬迁或赔偿安排,其余17名声称是棚仔布贩经营者未获登记成为非持牌布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