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20】通识教师:新闻自由必答题毋须阐述立场 卷二分高下
2020年中学文凭试(DSE)首科核心科目通识科今日(27日)开考,今年卷一的“新闻自由两难”必答题难倒不少考生。有资深通识科教师直言,相关题型是首次出现,惟作答方式与过往的“程度”题相若,考生在该题上毋须阐述个人立场;然而,即使答案包含个人立场,亦未必会扣分。
他指,今年卷一的问题相对“贴地”,大多涉及描述特征、趋势、数据整合及分类能力等,大部分考生均能应付;考生能否在通识科“摘星”,则卷二的表现分高下。
另外,有教师认为,今届考生经历示威、罢课、人链、疫情、停课及延期开考,失去大量“操卷”机会,甚至没有模拟考试训练,因而为今届学生成绩感到担忧。
通识科卷一共设3条必答题,今年分别涉及青少年使用互联网问题、国际人口问题,以及要求考生根据资料,描述公众对香港新闻自由意见的主要特征;考生需就试题提供的资料及就自己所知,指出两个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可能出现的两难情境,阐述答案。
通识科两份试卷题目“贴地”
教协理事、资深通识科教师张锐辉表示,今年通识科两份试卷涵盖各大单元,题目相对“贴地”,例如卷一问及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等学生经常接触的议题,及卷二第二题涉及的“国进民退”议题,而考卷难度则与往年相若。但他认为,今年考核的未必属于“热门贴题”,学生未必在课堂上学过,然而稍花心思分析,便能扣连部分所学知识。
张锐辉指,卷一的(a)分题通常考核数据整合、分类能力、描述特征及趋势等,只要考生运用所学技巧,已能取得基本分数。另一名通识科教师方景乐则认为,考生能否在通识科“摘星(考获5*或5**)”,卷二的延伸回应选答题能分出高下。
首现“两难题”:阐述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
至于备受关注的卷一第三题,学生须阐述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情境。张锐辉直言,“两难”题型较罕见,印象中是首次出现于通识科。至于此题是否属于“政治题”,他认为,任何具争议性的议题都可以是“政治题”,例如兴建焚化炉都可以成为政治问题,第三题(a)部分只要求分析客观数据,(b)部分则视乎学生能否举出合理理据,言之成理、合理论述便已满足题目要求,评分高低并非取决于考生的个人取向。
张锐辉续指,第三题并无要求考生表达立场,考生毋须在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取舍,亦毋须表达个人立场,作答方式上与过往的“程度”题型类近。若考生在答案中阐述个人立场,张锐辉指,在题目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写上个人立场未必会扣分,但相关题目只要求考生阐述“两难”,因此答案或不够全面。他又指,评卷员不会介意考生使用反修例运动期间的事件作例子,只要是基于事实则可。
另外,方景乐表示,今届考生经历示威、罢课、人链、疫情、停课及延期开考,失去大量“操卷”机会,甚至没有模拟考试训练,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因而为他们感到担忧。他指自己作为教师,需花费更多时间疏导学生的情绪。
近年通识科屡遭建制派攻击,部分人认为该科导致学生的思想变得偏激,要求改革甚至取消通识科。方景乐认为,通识科能让学生学习持平、多角度思考,甚至要在自身立场以外,思考另一方意见;若课程检讨后,会针对通识科、删减教学内容,他会感到可惜。
考评局:考生须理解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在政治事务等意义
考评局通识科考核简介指,第三题的(b)分题考生须理解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两者在生活素质和参与社会及政治事务等方面的意义和需要,并辨识它们背后的矛盾或相对立的价值,从而解释为什么这些矛盾或相对立的价值会造成两难情境。
考评局指,考生须考虑不同角度,对相关概念或价值的关系作检视和对照,例如自由与秩序、权利与责任等;题目并非要求考生在两难情境中选择和解释哪一情境较重要或次要,而是指出和解释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可能出现的两难情境。